本影像為清晨的蓮池潭景色,遠方為元帝廟北極亭之北極玄天上帝像。 蓮池潭又名蓮花潭,位於左營東南方,北鄰半屏山,南靠龜山,為清朝時代擴建的重要水利設施,也是高雄知名的觀光景點。蓮池潭的歷史,可以追溯到清朝統治時的1686年(康熙25年),時任鳳山縣知縣的楊芳聲興建孔廟時,將旁邊存在的小池塘做為「伴池」,種植蓮花做為裝飾,從而得到「蓮池潭」之名。蓮池潭周邊又興建春秋閣、啟明堂與龍虎塔等景點,豐富美景吸引大量人潮前往朝聖。蓮池潭湖面原本達75公頃,惜受到人為開發影響,如今已縮小至42公頃。 左營元帝廟位於左營下路87號的廟宇,原本為1648年(順治5年)鄭成功治理臺灣時搭建的公祠,後來在清朝康熙皇帝統治的1714年(康熙53年)擴建為「北極大帝廟」,供奉「玄天上帝」。早年左營為保甲制度,總共有七個甲,每一個甲都有屬於自己的神明,其中五甲的神明就是玄天上帝。不過七個甲中,包括二甲「臨水夫人」、三甲「福德正神」、四甲「朱府千歲」與五甲「北極玄天上帝」都供奉於元帝廟中,被視為左營莊一甲至七甲的境主廟。元帝廟在1972年(民國61年)重修,至1982年(民國71年)北極玄天上帝向乩童下諭,每年三月初三午時,要安奉黑令旗於蓮池潭潭水中央。1989年(民國78年)元帝廟內殿、外殿同時發爐,占卜結果要在差黑令旗之處建北極亭,乃於1995年(民國84年)竣工。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