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0年代,位於桃園的中壢送信所,有一組高聳的無線電設施,做為臺灣與日本間的無線電話網絡,由於當時的總督府設立了多處無線電所,收發船隻與外地的電報訊號,建立日本與臺灣的「內台電話」網絡。
所以,中壢送信所將臺灣的電話訊號,透過數根59米與45米空中線木柱構成的空中線陣列傳送,同時也在「中壢送信所」分別設置了無線電機房、局舍、倉庫、員工宿舍、以及發揮娛樂與招待賓客的俱樂部等,形成一個公司內部職員的生活場域。
其中,送信所的局舍與俱樂部已被指定為市定古蹟,經修復完成後,民眾彷彿穿越時空隧道身入其境般,體驗日治時期至戰後時期的中壢送信所,為臺灣無線電信帶來的重要業發展。細觀其建築,以木構建築工藝為主,保留了1930年代的地方營造技術,,但相關的無線電信產業設施,卻因稀少性而倍顯珍貴。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