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出嫁之後回娘家稱為歸寧,又稱回門、作客、返外家,主要的意義是表示新嫁娘成家不忘娘、不忘本。雖然歸寧是在婚禮後才舉行,但仍是屬於婚禮儀式的一部分。
臺灣習俗的歸寧大多是在白天舉行,上午由娘家出面邀請新婚夫婦至家中作客,新婚夫婦帶回娘家的禮品必須是偶數,有蘋果、香蕉、椪柑、酒等,其中最有意義的就是椪柑,象徵新娘肚皮會「漲」,意味著不久之後就會有好「孕兆」。 中午時分,女方會大擺宴席,招待新婚夫婦,宴席中每一道菜上桌,必由新婿先動筷,開宴之前,岳母還要拿一張矮凳子給女婿靠腳,俗諺「有可吃,有可靠腳」,象徵女婿往後終身富裕,也讓嫁出去的女兒衣食無憂。宴畢之後,這張矮凳子讓新婚夫婦帶回家,做為將來新娘生產時的「生囝仔椅」。歸寧宴之後,新郎的「成婿之禮」才告完成。
本張照片是照片提供者陳怡璇的父母在民國63年(1974)結婚歸寧時在七股溪南里吳家古厝的影像。新娘配戴頭飾、項鍊和耳墜,穿著得宜,氣質出眾;新郎穿西裝、打領帶,文質彬彬。兩人手持謝籃一起合影,後方有一顆椰子樹,樹幹白漆書寫大王椰子樹,構成生動畫面。
基本資訊
資料來源機關收存系統
主題分類空間、地域與遷徙
建檔單位臺南市政府文化局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