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物為塑膠唱片《何日君再來》,《電影『三星伴月』的插曲:何日君再來》,其唱片中心也清楚標示本張黑膠的名字─何日君再來,唱片公司不詳。 1930年代是臺灣快速現代化的時期,有著文明象徵的廣播、唱片、電影等傳播產業都在此時期有顯著發展。原本為「日米蓄音器製造株式會社」的古侖美亞公司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快速成長,其在當時有20多個唱片公司的臺灣獨佔一方,除了資歷最深,也是錄製音樂唱片的領導角色,且更培養出當時紅遍臺灣的流行歌手純純、愛愛以及音樂製作人鄧雨賢…等人。隨著古侖美亞唱片公司桃花泣血記一曲的成功,泰平、勝利、博友樂等唱片公司也開始興起,新高唱片也是其中一間,這些臺灣的小型唱片公司成立「臺灣唱片協會」專攻臺灣唱片製作和發行,與古侖美亞對抗。唱片的發展至戰後變更多元,受到政局的影響,民歌運動後就是本土音樂的年代。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