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組物件為日本旅行團遊覽臺灣風景名勝之攝影照片,共有6張,分兩行黏貼,兩兩相對。左上張照片場景位於阿里山,共1男4女合影,男子立於最右側,著西裝、大衣,戴紳士帽;4名女子皆著和式服裝;背景為山坡和階梯。右上照片位於阿里山。共10名男子合影,合影者都著西裝、大衣,戴紳士帽;背景是阿里山神木,近景為阿里山鐵路。左中照片位於阿里山的新高山(按:玉山)登山口,有多人合影,多數為男性,皆著西裝、大衣,戴紳士帽,背景為階梯、山坡,可見櫻花盛開。右中照片位於屏東東港旅社前,合影者共有8名,前面2人呈蹲姿,其他人站立;背景為旅社木造建築;右邊近景處門柱上掛有直書之「東港ホテル」(按:東港旅社)招牌。左下照片位於屏東排灣族部落,合影者有5人,其中3名為排灣族男子、女子及孩童,3人都穿排灣族傳統服飾;左側遠景茅草頂建築為集會所;右半部背景為檳榔樹及石板屋。右下照片位於排灣族部落警察官吏派出所前,合影者有25人,有男、有女,或著西服、或穿排灣族傳統服飾;近景為階梯;左上遠景為派出所木造建築。 2.日治時期阿里山與太平山、八仙山並稱為三大林場。為取得阿里山森林資源,日本當局於明治末期開始興建阿里山鐵路,起點為縱貫鐵路嘉義站,終點為今阿里山沼平車站,1914年鐵路全線通車,並在1918年辦理客運業務。 3.新高山即玉山,日治初期1897年,日人發現玉山高度高於日本本島最高峰富士山,而由明治天皇命名為「新高山」。戰後更名為玉山。4.排灣族的分布,北以大武山、南到恆春半島、西到枋寮、東到太麻里及臺東市新園里的範圍,屬於中央山脈南段大武山兩側,包含屏東、臺東兩縣為範圍。排灣族家屋以石板為材料。典型的排灣族家屋,基地為梯型平臺,房屋的地面、屋頂與牆面使用板岩。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