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318學運之傅斯年海報

跟318學運之傅斯年海報有關的相片,共2張
跟318學運之傅斯年海報有關的相片,第1張
禁止下載數位物件授權: 僅限公開瀏覽

318學運之傅斯年海報

  海報左邊角落印有傅斯年的半身像,海報其餘處依序寫有「我有一個請求 你今天晚上驅離學生時 不能流血」(字為白色)、「若有學生流血.我要跟你拼命」(字為黃色)、「傅斯年,1949」(字為白色)、「賴澤涵、許雪姬:〈彭孟緝先生訪問錄〉,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口述歷史》,第5期(1994年6月),頁338。」(字為白色)。海報為塑膠材質,使用彩色印刷,海報底色為黑色,   「傅斯年海報」的生成,源於臺灣大學一群老師關心「318學運」,「感於學生熱情關心國家大事,堅持和平抗議。其佔領行政院雖或可議,政府亦可驅逐,卻不應用不成比例的暴力加以限時驅逐,造成大量的流血及民眾心理上的傷害」(捐贈代表人臺灣大學歷史系吳展良教授語)。   做為教育者,這群老師痛心學生們被打,想起臺灣大學老校長傅斯年先生,在臺灣戒嚴初期,面對高度的動亂與壓力,仍不忘作為教育者的職責和風範,勇敢地對政府說出:「我有一個請求,你今天晚上驅離學生時,不能流血。若有學生流血,我要跟你拼命」。因此,吳展良等人自行集資製作了多份大幅海報,由學生懸掛在立法院、公館、新生南路、臺大、師大、政大等地。目的是要抗議政府不當執法以及保護學生,也希望這樣的事,絕不要在「自由民主」的臺灣社會再發生。   臺灣的民主化,是經歷一波波的社會運動,而逐步累積建立。2014年3月18日,學生抗議政府在處理《海峽兩岸服務貿易協議》上「不透明」,佔據立法院議場,開啟「318學運」。後續「330大遊行」,更以「捍衛民主、退回服貿、人民站出來!」做為活動標語,號召人民上街頭。

禁止下載描述文字授權: 僅限公開瀏覽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文化部典藏網
建檔單位文化部典藏網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地名
製造地: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