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麵粉袋短褲

跟麵粉袋短褲有關的相片,共3張
跟麵粉袋短褲有關的相片,第1張
跟麵粉袋短褲有關的相片,第2張
禁止下載數位物件授權: 僅限公開瀏覽

麵粉袋首次出現,是二戰後1950~1965美援的年代,1950年代美國援助臺灣棉花、麵粉等物資,棉花成為我國紡織廠之原料,麵粉援助民生食用,麵粉袋成為臺灣人民內衣、家常服的布料來源,因為麵粉袋的材質是天然純棉,是百分百的「純白」美國棉,當時人們稱它為「卡動」(臺式日語,指コットン棉花)。 此短褲為四片結構,腰部內折車縫呈中空型態,中間再串穿繩帶作為繫綁之用,褲身有明顯的中美合作、「國豐麵粉股份有限公司公司製」、「嘉和麵粉廠股份有限公司公司製」、普通二十二公斤裝字樣以及雙銅錢商標圖案等占滿,明顯是二個麵粉袋剪裁縫製而成,文字圖樣皆在前片,背面則乾淨潔白,相當有設計意味。

下載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複製授權引用資訊
麵粉袋短褲 / 授權人:文化部典藏網 /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 國家文化記憶庫 http://tcmb.culture.tw/zh-tw/detail?indexCode=MOCCOLLECTIONS&id=11000079724。
描述文字授權: CC BY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文化部典藏網
建檔單位文化部典藏網
日期
推測年份(西元): 1945~1970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地名
製造地: 不詳

關鍵詞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