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棕色草編鞋面木屐

跟棕色草編鞋面木屐有關的相片,共7張
跟棕色草編鞋面木屐有關的相片,第1張
跟棕色草編鞋面木屐有關的相片,第2張
跟棕色草編鞋面木屐有關的相片,第3張
跟棕色草編鞋面木屐有關的相片,第4張
跟棕色草編鞋面木屐有關的相片,第5張
跟棕色草編鞋面木屐有關的相片,第6張
下載數位物件授權: CC BY

棕色草編鞋面木屐

木屐,簡稱「屐」,是一種有齒的木底鞋,適合在南方雨天或泥濘路上行走。木屐在中國,是漢服足衣的一種,特別是漢朝時期很常見的足飾,使用於室外,後傳入日本,至今尚流行不廢。 木屐通常由三部分組成:一是底板,通常以木料為之,作鞋底形,此木屐是以木頭原色鑿砍做成鞋底;二是繩帶,被稱之為「系」,就指屐上的繩帶,此木屐繩帶的部分,不是簡單的繩帶而是用棕色的草木纖維輾成的線編織成鞋面;三是屐齒,就是底板下以刨刀將中間的木材削掉,形成鞋頭底較低,鞋跟處較高的屐齒。 臺灣知名的服裝設計師洪麗芬,喜歡用湘雲紗來製作服裝,同時使用類似的木屐來搭配展示的服裝,呈現出瀟灑無羈的浪漫風格。

下載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複製授權引用資訊
棕色草編鞋面木屐 / 授權人:文化部典藏網 /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 國家文化記憶庫 http://tcmb.culture.tw/zh-tw/detail?indexCode=MOCCOLLECTIONS&id=11000061323。
描述文字授權: CC BY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文化部典藏網
建檔單位文化部典藏網
日期
年代描述: 推測1960年代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地名
製造地: 不詳

關鍵詞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