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物件為日本江戶時代後期鑄造的文久永寶錢幣。錢幣呈圓形,直徑約2.6公分,中間有一方孔,方孔圍繞方形凸框,主要材質為銅,占約8成。錢幣表面由同心雙圓所構成,外圓原呈金黃色,光滑無圖案,內圈底色為褐色。錢幣正面內圈分別在方孔上、下、右、左依次鎸上「文久永寶」等4字,其中,文寫作草體「攵」,寶寫作草體「宝」,字的顏色與外圓同色;錢幣反面鐫波形紋。 2.文久永寶始鑄於1863年(文久3年),「文久」是孝明天皇在位時期(1831-1867在位)的年號之一(1861-1864),然直到1867年(慶應3年),日本政府仍持續鑄造文久永寶。文久永寶共分為全楷體之「文久永寶」真文版,文字草體之「攵久永寶」草文版及文寶草體之「攵久永宝」之略寶版等3個版。本物件為略寶版,是由金座(江戶時期金幣製造機構)監製,東京淺草橋場之錢座製造。文久永寶錢幣在明治維新後依然可以有效流通,至戰後1953年,日本政府公布「小額通貨整理法」,文久永寶正式從1954年起停止使用。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