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臺灣恆春恆春種畜支所、大板埒捕鯨之實況

跟臺灣恆春恆春種畜支所、大板埒捕鯨之實況有關的相片,共2張
跟臺灣恆春恆春種畜支所、大板埒捕鯨之實況有關的相片,第1張
下載數位物件授權: CC BY

臺灣恆春恆春種畜支所、大板埒捕鯨之實況

1.大阪埒捕鯨事業:原文有每年一月至四月下旬,在十海里的海岸進行捕鯨(圖為捕獲座頭鯨實況)。大板埒(おおさからち)為捕鯨基地,在今屏東縣恆春鎮南灣。該地捕鯨事業最早於1913年由臺灣海陸產業株式會社經營,捕鯨法採小艇式標槍追捕捕鯨法,由於該基地無處理工廠,捕獲鯨隻處理困難,成績不佳,不到兩年即行中斷。到了1920年左右,臺灣總督府委託「東洋捕鯨株式會社」進行捕鯨試驗。因採挪威式近海捕鯨法,使用捕鯨砲獵捕,成績良好。捕鯨事業在南臺灣海域的漁場得到穩定的經營成果,同時在大阪埒建工廠及簡易碼頭,更有利於鯨隻的加工。 2.恆春種畜支所:原文有位於恆春與鵝鑾鼻中間的墾丁,提供熱帶種畜的試育,特別是印度牛的試育繁殖。該支所創立於 明治38年(1905),隸屬恆春廳,名為「恆春廳種畜場」。明治43年(1910)四月改隸臺灣總督府殖產局。大正十年(1921)八月歸臺灣總督府中央研究所農業部所屬,改稱「恆春種畜支所」。 1939年年改稱「農業試驗所恆春畜產試驗支所」,為當時臺灣畜產試驗研究事業中規模最大,設備齊全的唯一場所。現稱為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畜產試驗所恆春分所,現址位於屏東縣恆春鎮墾丁里牧場路1號。

下載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複製授權引用資訊
臺灣恆春恆春種畜支所、大板埒捕鯨之實況 / 授權人:文化部典藏網 /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 國家文化記憶庫 http://tcmb.culture.tw/zh-tw/detail?indexCode=MOCCOLLECTIONS&id=11000060068。
描述文字授權: CC BY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文化部典藏網
建檔單位文化部典藏網
日期
推測年份(西元): 1921~1945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地名
製造地:

關鍵詞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