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為紙質雜誌,為1986年2月發行之《八十年代》週刊第24期(總號第101號)。本期封面內容計有〈地方黨頭大調動〉、〈兪院長開什麼記者會?〉、〈越洋採訪――馬尼拉現場採訪〉、〈國防部辦外交〉、〈陳菊歸來!〉、〈公共工程的掮客――唐榮〉、〈地方選舉特別報導〉等。目錄計有(一)封面裏:向讀者拜年、(二)封面新聞、(1)俞院長開什麼記者會?(齊燕)、(2)地方黨頭大調動(鐘子傑)、(3)國防部辦外交(徐文展)、(三)越洋採訪:菲律賓大選特別報導、(1)馬尼拉現場採訪(希瑞、伯格)、(2)世界級的貪污領袖-馬可仕在美置產報導(邱國楨)、(四)特別報導、(1)地方選情特別報導、(1.1)地方派系與基層選舉(陳啓成)、(1.2)要怎麼收穫,先怎麼栽-黨外的連線作業(王秋池)、(2)特寫部分、(2.1)陳文輝「善意的缺席」(周新成)、(2.2)代夫出征的楊雅雲(洪新榮)、(2.3)「素葉」匪懈,黨外是從-許素葉在澎湖參選獲勝記(洪新榮)、(2.4)縣長交換鄉長?-大園鄉「唱票」風波的背後(路不平)、(2.5)「他不笨,他是我弟弟」-徐鴻元落「險」記(胡進安)、(五)國會側記、(1)立法院的三劍客(柳生一)、(2)黃順興的中國大陸之行(本刊採訪組)、(六)頭條新聞、(1)公共工程的「掮客」-唐榮(陳啓成)、(2)保密原則擱一邊,政府形象大過天-論臺灣的基層軍備(吳立郎)、(3)請讓美洲中國時報總編輯擔任您的經紀人(馬武)、(4)話不投機半句多-談台北、北京的通話(馬文)、(5)我們都是工具-評錢國成在憲研會的演講(徐正治)、(6)公賣局葡萄酒為何降價?(余玲雅)、(7)中共開放對台貿易、(7.1)政府面臨難題、(8)新約教徒全球禁食、(8.1) 聲言「哈雷」降災惡人、(9)立委訪問團訪美、(9.1)邀請同鄉聚餐、(10)女鐵頭林希翎、(10.1)哥大談民主、(七)黨外佈告欄、(1)叛亂、還是「亂判」?-陳國勳涉案始末(廖政農)、(2)只許州官放火,不許人民點燈?(本刊採訪組)、(3)「不辦他,國家沒有顏面」(張啓明)、(4)讓我一肩承擔所有的苦難-陳水扁撤回告訴公開聲明書(盧天定)、(5)林弘宣追蹤檢查、(5.1)癌細胞業已擴散、(6)救援陳明忠、(6.1)海外行動積極、(7)水龍吟老人、(7.1)李世傑的辛酸、(8)邱垂貞、簡錫堦應邀訪美、(9)周伯倫拒繳罰款、(9.1)成立基金會、(八)特稿、(1)張君勱百歲冥誕紀念、(2)莫讓書生空議論-追念中國民主憲政之母(傅正)、(九)壓卷人物、(1)陳菊歸來 等。 此件為康寧祥發行、江春男總編的《八十年代》雜誌,為臺灣黨外雜誌的重要代表,有「黨外雜誌編輯群的搖籃」之稱,由學者以及新聞界從事批判性的政論,與黃信介發行的《美麗島》雜誌成為「黨外政治」運動兩條路線各自的代表。所謂「黨外」為中國國民黨之外的政治勢力,「黨外」在國民黨政府的治下運用創辦雜誌的方式表達立場、對抗國民黨政府,這些雜誌、出版品被稱為「黨外雜誌」,《八十年代》亦是其中之一。最終,這股媒體趨勢在1986年民進黨成立、1987年解除戒嚴之後逐漸式微。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