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物件為鐵製保溫瓶,瓶身為長圓桶型,含瓶蓋,瓶蓋似水母型,與瓶蓋接軌處開始往上方凸起,瓶身本無提把,整體有許多生鏽痕跡,瓶身4分之1與4分之3處,皆有兩個環繞瓶身之圓型設計。 2.熱水瓶為昔日家家戶戶必備用品,一般瓶身為長圓筒形,外殼為金屬或塑膠材質,瓶底則有底墊或者加固裝置,使瓶不容易傾倒。瓶身側面有把手,瓶內裡為水銀玻璃內膽,或者質輕無毒的金屬材質加塗水銀製成,有保溫效果。瓶口有一側突出如舌狀,可引水朝正確方向流出,避免熱水溢流出而燙手。瓶口塞封為軟木塞材質,瓶頂端是水杯形狀的瓶蓋。臺灣最常見的應是膳魔師、象印跟虎牌三大品牌,膳魔師於1904年建立,為美國製、象印於1918年建立,為日本製、而虎牌則於1923年建立,也為日本製。日治時期,受到日本政府影響,保溫瓶前期皆由日本進口。1930年,臺灣開始推展工業化,物資主要從軍需出發,1937年開始,為維持社會安定,民生工業自給率的提升成為政策之一,同時因為戰爭時期,船舶多被徵用,影響商品進口,臺灣開始展開進口替代,像是石灰、電池、皮、漆器等物,皆由臺灣本地製造,保溫瓶也在此時期改為臺灣製造。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