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不銹鋼保溫瓶

跟不銹鋼保溫瓶有關的相片,共2張
跟不銹鋼保溫瓶有關的相片,第1張
禁止下載數位物件授權: 僅限公開瀏覽

1.本物件是高度約30公分的保溫瓶,配件保存良好,除了瓶身之外,尚有金屬蓋及橡木蓋,保溫瓶應為不銹鋼製,整體並無太多傷痕,但仍有髒汙現象。配件橡木蓋是為了防堵熱能溢出的第一層蓋子,拿掉後會有藍色膠膜,第二層蓋子則是金屬蓋。該保溫瓶呈現圓柱形,約略四分之一處瓶身開始往上方凸起,整體呈現「凸」字形,瓶身一側有提把便於攜帶。 2.保溫瓶是在1892年,由英國化學家、物理學家詹姆斯‧杜瓦所發明的,其根據熱傳遞的原理而製成,總共設計了三個能阻隔熱能傳遞的機制,第一個就是真空夾層的外殼、第二個是在夾層的層壁上鍍銀,第三個就是以絕熱材質做的瓶蓋,三種設計皆能降低能量以傳導方式的流失。臺灣最常見的應是膳魔師、象印跟虎牌三大品牌,膳魔師於1904年建立,為美國製、象印於1918年建立,為日本製、而虎牌則於1923年建立,也為日本製。日治時期,受到日本政府影響,保溫瓶前期皆由日本進口。1930年,臺灣開始推展工業化,物資主要從軍需出發,1937年開始,為維持社會安定,民生工業自給率的提升成為政策之一,同時因為戰爭時期,船舶多被徵用,影響商品進口,臺灣開始展開進口替代,像是石灰、電池、皮、漆器等物,皆由臺灣本地製造,保溫瓶也在此時期改為臺灣製造。

禁止下載描述文字授權: 僅限公開瀏覽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文化部典藏網
建檔單位文化部典藏網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地名
製造地: 不詳

關鍵詞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