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黃金田繪《過年圍爐合家歡》

黃金田繪《過年圍爐合家歡》
禁止下載數位物件授權: 僅限公開瀏覽

黃金田繪《過年圍爐合家歡》

1.黃金田繪民俗畫《過年圍爐合家歡》,描繪除夕那天大家一起圍爐、吃年夜飯的場景。畫作題跋為「過年圍爐合家歡,除夕「年夜飯」,黃金田畫」。 2.推測畫作年代為1999至2004年間,黃金田開始繪畫民俗畫至本館購藏期間所繪。 3.除夕,俗稱「廿九暝」或「三十暝」,原本的意思便是舊歲至此夕而除,明天起就是新歲!所以大夥總是趕在除夕之前,將內外環境徹底除舊佈新。不管在昔日農村社會中,或是當代的工商社會,農曆新年都可說是一年中最為重要的節慶,在外工作的遊子也都趕在除夕當晚的年夜飯前回到家鄉,重享團圓的天倫樂。 除夕當天,下午要先準備好牲禮飯菜來祭拜祖先與神明,稱為「辭年」,這時的祭品多富有吉祥之意,例如在公媽的神主牌前要用柑橘堆成塔狀,還要供奉年粿、春飯(「春」的諧音是「剩」,有年年有餘之意)等等。 晚餐時刻一到,全家老少一起圍著圓桌吃年夜飯,以往物資較為匱乏,平時難得大魚大肉,而這時的菜色可是格外豐盛,而且道道都有其含意。例如長年菜取其長壽、韭菜則有長長久久之意、菜頭則是好彩頭、全雞則有「食雞起家」的好兆頭。另外,吃飯時要在桌下放一火爐,爐的四周則要灑上一些銅錢,象徵「圍爐」之意。現在雖然沒有火爐放在桌下,則以桌上的火鍋相代,雖然器物不同,但大家圍坐一起,享受這團圓美好的氣氛是亙古不變的。 飯後則是小朋友最期待的時刻,也就是可以從長輩手中獲得壓歲錢,當然,身為晚輩也要說一些吉祥話,希望長輩們能福壽雙全。除夕夜裡,大家也不急著上床就寢,反而是要圍坐一起、通宵不眠,稱為「守歲」,主要是可以幫父母增福添壽,所以又稱為「長壽夜」。

下載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複製授權引用資訊
黃金田繪《過年圍爐合家歡》 / 授權人:文化部典藏網 /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 國家文化記憶庫 http://tcmb.culture.tw/zh-tw/detail?indexCode=MOCCOLLECTIONS&id=11000019358。
描述文字授權: CC BY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文化部典藏網
建檔單位文化部典藏網
日期
推測年份(西元): 1999~2004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地名
製造地: 南投

關鍵詞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