甓磚,用於傳統漢式建築的地基或壁體,實心牆或斗砌牆皆使用,較日本時代普遍使用的磚尺寸大,清代時普遍使用,日本時代則較少。清代時為建築廟宇或大宅,常於建築基地附近設置臨時的磚瓦窯,燒製該次建築用磚,而非專業磚窯場燒製。清中葉亦有從中國輸入磚材建造房屋,但因損壞率高,本地窯業逐漸發展,至清末臺灣磚瓦窯業發達,則以本地燒製為多。但亦可能為窯場砌造窯體時使用磚材,因燒製技術相同,無法確定年代。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