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幸福牌自行車

跟幸福牌自行車有關的相片,共17張
跟幸福牌自行車有關的相片,第1張
跟幸福牌自行車有關的相片,第2張
跟幸福牌自行車有關的相片,第3張
跟幸福牌自行車有關的相片,第4張
跟幸福牌自行車有關的相片,第5張
跟幸福牌自行車有關的相片,第6張
跟幸福牌自行車有關的相片,第7張
跟幸福牌自行車有關的相片,第8張
跟幸福牌自行車有關的相片,第9張
跟幸福牌自行車有關的相片,第10張
跟幸福牌自行車有關的相片,第11張
跟幸福牌自行車有關的相片,第12張
跟幸福牌自行車有關的相片,第13張
跟幸福牌自行車有關的相片,第14張
跟幸福牌自行車有關的相片,第15張
跟幸福牌自行車有關的相片,第16張
禁止下載數位物件授權: 僅限公開瀏覽

戰後初期由於進口舶來自行車最多曾高達年40萬輛,消耗外匯甚鉅,政府為減少外匯的消耗開始扶植國內自行車業,1951年管制進口的自行車與零件(例如輪圈、前叉、車把、車架、大齒盤、花鼓等)同時採取關稅保護,並發展「輕工業」政策,提出「中心工廠」的建廠計畫,生產國產自行車。1954年便全面禁止自行車進口。1951年至1954年之間,政府先後扶植四大中心組車廠的設立,但1954年之後由於市場需求量供不應求,促使許多規模不大的地下工廠紛紛崛起,價格與品質也開始降低,因為當時生活水準低,消費者重於價格更勝品質,使得四大中心的組車廠生意一落千丈並相繼倒閉,自由市場漸漸由伍聯與幸福牌所取代。 1961年批發店起家的組車廠快速的增加,出現眾多的批發商或車行投資組車廠的現象,生產的自行車主要是文車、武車與文武車。當時較有名的文車即是位於臺北的「幸福牌自行車」,因為輕巧用來代步使用相當受到歡迎,尤其受到一般公務人員、醫生、老師等等的青睞,當時一輛幸福牌自行車要價1500元到1600元左右,相當於當時中階公務人員四到五個月的薪水。 本館蒐藏之幸福牌為城中實業股份有限公司所發行之自行車,型式為文車,無後架,為代步用車,前輪剎車系統為「圈式剎車系統」,後輪則為「後輪反踩式剎車」,後輪配置方形車鎖,坐墊下方置物盒架並配有置物盒,前叉直桿、龍頭、把手、前後土除、坐墊下方置物盒、前叉、車身皆有標示「幸福牌」標誌,車身包有保護套,上面有「三球牌自行車」出品字樣。 除了車子本身配備之外,戰後依據國民政府的規定需配備發電系統及頭燈之外,還需要繳交牌照稅並進行吊掛車牌,而本蒐藏於前叉直桿上掛有1959年後改良後車牌,於民國60年屏東縣發給,有裝置頭燈但發電系統已拔除。

禁止下載描述文字授權: 僅限公開瀏覽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文化部典藏網
建檔單位文化部典藏網
日期
推測年份(西元): 1951~1970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地名
製造地: 臺北市

關鍵詞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