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墨繪竹編點心籃組,共1組3件,包括蓋子、中間隔層與提籃。 2. 點心籃蓋子外形呈圓盤狀,中央向上隆起,使用竹篾以三角編法編製成六邊形,邊緣再以細竹篾以輪口收編法漸收成圓形邊框。蓋頂中央隆起處墨繪多層六邊形,其中飾以回紋、花草紋等,最外圈為圓框。點心籃蓋子置於提籃及中間層上方,防止蚊蟲、灰塵等異物掉入。 3. 中隔層呈深圓盤狀,以三角編法起底,編製成六邊形底,邊緣使用輪口收編法向上漸收為圓形壁,壁高約9公分。為加強中隔層底部支撐性,下底插入三支竹條交叉成「米」字形強化,避免裝重物後凹陷,並在立編時保持器體的形狀。底部寫有「江德勝」字樣。中間層放置於點心籃上端緣口處作為夾層,用來區隔飯菜、點心與碗筷餐具。 4. 提籃本體呈圓筒狀,以三角編法起底,編製成六編形,而後邊緣向上件收為圓形壁桶,籃口以細竹條使用輪口收編法收編成圓框。為加強籃子底部支撐性,下底以2支竹條交叉成「X」形強化,避免裝重物後凹陷。提籃把手以6條細竹條與1粗竹條交織組合而成,提把頂上以藤圈固定竹條,中央有一籐編圓環,為扁擔穿串處。提把一側寫有「乙丑年」墨字。提籃外壁書寫「福祿壽」之變體字,並墨繪花卉藤蔓圖紋。 5. 點心籃為臺灣傳統農忙時節用來盛裝給在農地工作者吃的點心或飯菜,竹籃附隔層,菜或點心可放下層,碗筷放上層。提把中央有一圓環,可用扁擔肩挑,或不用扁擔直接用手提,是早期農家常見的生活用具。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