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御製平定臺灣二十功臣像贊序(漢文)拓本

御製平定臺灣二十功臣像贊序(漢文)拓本
下載數位物件授權: CC BY-NC

御製平定臺灣二十功臣像贊序(漢文)拓本

本物件為西元1788年(乾隆53年)御製平定臺灣二十功臣像贊序(漢文)拓本,碑首陽刻篆書「御製」及蟠龍造型、兩側碑框各雕4條夔龍紋飾,全文18行,採陰刻形式,首行書刻碑題「御製平定臺灣二十功臣像贊序」,末行為年款。清高宗禮遇平臺有功大臣,圖其像、紀其勳於紫光閣,並親製二十功臣像贊,即成本物件為,文中並談用兵情形;本件即該碑記的漢文版本,為林爽文事件的重要史料。 西元1788年(乾隆53年)3月,乾隆帝接獲福康安捷報,御筆親撰「剿滅臺灣逆賊生擒林爽文紀事語」、「福康安奏報生擒莊大田紀事語」及「平定臺灣二十功臣像贊序」三篇,繪福康安(智超謀深)、海蘭察(勇敢獨任)圖像入京師紫光閣。6月,乾隆帝往熱河承德行宮避壽。8月萬壽節,以近八旬之天子,藏八事之武功,於古誠希,示後有述,又撰「平定臺灣告成熱河文廟」、「命於臺灣建福康安等功臣祠詩以誌事」兩篇,囑於廈門、臺灣兩地鐫石立碑,並建生祠,用以「明示武威,使之怵目儆心,望而生惕」。前四篇滿漢文各一,後一篇滿漢文合刻,計1組10座,每座以龍生九子之贔屭為碑座,其中「命於臺灣建福康安等功臣祠詩以誌事」一座立於嘉義,以紀念的的官民同心協力守城之功。 「清乾隆漢滿文御碑」是清代臺灣唯一御製碑,與乾隆皇帝、福康安、林爽文、莊大田等重要人物及歷史事件有深厚淵源。

下載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複製授權引用資訊
描述文字授權: CC BY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文化部典藏網
建檔單位文化部典藏網
作者
作者: 不詳,本館翻攝。
日期
年代: 1788~1788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