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鼴鼠(Mogera insularis) 臺灣特有亞種,俗稱「悶鼠」,屬於真鼴科(Talpidae)鼴屬(Mogera)。頭體長約10–13公分,尾長僅1–2公分,體重約30–60克。背部毛色呈灰黑色,腹側略淡,部分個體胸部具有黃褐色斑塊。 為適應穴居生活,其形態上展現多項高度特化:外耳殼消失,眼睛極小且視覺功能退化;吻端延長成筒狀,突出於頭部前方,口周圍密布長觸鬚,具高度感覺功能。身體圓胖且略呈扁平狀,覆有柔軟而緻密的短毛,尾短,末端披長毛。前肢特化明顯,掌部寬大,五指均具長爪,善於掘土,是其外形上最具辨識度的特徵之一。 齒式為:門齒3/3,犬齒1/0,前臼齒4/5,臼齒3/3,總齒數為42枚。 主要棲息於中低海拔潮濕地區之鬆軟土壤環境中。以土壤中的無脊椎動物為食,尤以蚯蚓及其他蠕蟲類為主,具明顯蟲食性。其強壯前肢所構築之地表穴道系統,常於地表形成隆起之痕跡,為其活動的明顯指標。繁殖期每胎可產下3–4隻幼仔。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