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斗拱,又稱斗栱、枓栱、斗科、欂櫨、鋪作、蓮花托、牌科,朝鮮半島又稱栱包,由「斗」與「栱」組成,斗為方塊木,栱為略為彎曲的橫木,兩者以榫頭相接,屋簷的負載經斗拱傳遞到立柱,為東亞木構架建築構造的關鍵性部件。 2.斗的形狀,由原先的方斗,演變成圓斗、六角斗、碗型、菱花形,或採取表面雕刻,雕成草花或螭虎。拱則有草尾栱、葫蘆平栱、關刀栱與螭龍栱等。 3. 可由斗拱的造型分辨泉漳派別,泉州派建築多用桃彎斗、六角斗、八角斗、圓斗,搭配造型簡潔、拱身平直的葫蘆平拱與關刀拱;漳州派建築多用簡單的方斗,拱則使用造型多變、拱身彎形的螭虎拱或草尾拱。4. 關刀形狀的拱,拱身上有一缺口,拱身前端略卷殺。 5.卷殺為建築學術語,指建築構造中,出於美學的考量而對柱、樑、坊、斗拱、椽子等構件從底端起的某一比例起始砍削出緩和的曲線或折線至頂端,使構件外型顯得豐滿柔和。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