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秀色可餐

秀色可餐
禁止下載數位物件授權: 僅限公開瀏覽

身子紅紅圓圓,眉眼翅膀連接成一片黑;〈跳耀時光〉(1992)的黑紅小鳥,是劉其偉最具識別度的婆憂鳥系列作。劉其偉生於戰亂,輾轉在中國、日本與臺灣居住,求學修習英文與機械,以工程師為職,從未動筆創作。38歲那年,看見同為工程師的香洪舉辦個展,引發興趣開始作畫,累積大量作品。 劉其偉良好的外語能力,爭取到派駐他國的工作;他曾投入越戰、深入雨林、走入部落,遊走多國國境並與原住民族交流。劉其偉被原始藝術及部落文化吸引,開啟他日後的探險、研究與創作。喜愛大自然與人類學的劉其偉,創作多以動物為描繪對象,或記錄人類與自然互動養成的生存習俗。 二十四節氣系列取自古代農作曆法;〈芒種〉(約1990年代)是作物熟成金黃成穗的樣態、〈立秋〉(約1990年代)記錄入冬前最後一道深紅秋陽、〈立冬〉(1991)畫下萬物沉寂地表沒了色彩。劉其偉運用非具象的線條與色塊,把節氣化約為不可識的形體,可視的氣息。 藝術家慣用水彩搭配粉彩蠟筆,畫面呈粉霧質地;暈塗色澤與簡約廓形,像史前人類用礦物擦在石面,用手塗抹的壁畫。〈年年有餘〉(1991)、〈秀色可餐〉(1992)、〈一年四季–冬〉(1993)也像原始藝術那般,直觀且直覺畫出人類對食物的想望,人類對氣候的體感。本次入藏7件作品,可一次觀看劉其偉長年投入民族研究的跡著。(撰文|樹人醫護管理專科學校 美容保健科 美術專任講師 楊貴雯)

禁止下載描述文字授權: 僅限公開瀏覽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文化部典藏網
建檔單位文化部典藏網
作者
作者: 劉其偉, 其他貢獻者:
日期
年代: 1992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高雄市立美術館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