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散盤

跟散盤有關的相片,共36張
跟散盤有關的相片,第1張
跟散盤有關的相片,第2張
跟散盤有關的相片,第3張
跟散盤有關的相片,第4張
跟散盤有關的相片,第5張
跟散盤有關的相片,第6張
跟散盤有關的相片,第7張
跟散盤有關的相片,第8張
跟散盤有關的相片,第9張
跟散盤有關的相片,第10張
跟散盤有關的相片,第11張
跟散盤有關的相片,第12張
跟散盤有關的相片,第13張
跟散盤有關的相片,第14張
跟散盤有關的相片,第15張
跟散盤有關的相片,第16張
跟散盤有關的相片,第17張
跟散盤有關的相片,第18張
跟散盤有關的相片,第19張
跟散盤有關的相片,第20張
跟散盤有關的相片,第21張
跟散盤有關的相片,第22張
跟散盤有關的相片,第23張
跟散盤有關的相片,第24張
跟散盤有關的相片,第25張
跟散盤有關的相片,第26張
跟散盤有關的相片,第27張
跟散盤有關的相片,第28張
跟散盤有關的相片,第29張
跟散盤有關的相片,第30張
跟散盤有關的相片,第31張
跟散盤有關的相片,第32張
跟散盤有關的相片,第33張
跟散盤有關的相片,第34張
跟散盤有關的相片,第35張
下載數位物件授權: CC BY

散盤的契約形式內文,是金文中少見的特例。而書風的奇逸跳宕,更被推為篆書的極致。兩個在今陝西寶雞附近的小國:夨國與散國,夙有通姻之好(散伯簋:「散伯作夨姬寶簋」,是散伯為其夫人夨姬所作器),卻又紛爭不斷。散氏盤銘350字正紀錄了這對「歡喜冤家」的另類糗事:首句「用撲散邑,迺即散用田」說明了紛爭的伊始:因為夨國攻打(偷襲)散國的城池田邑,造成散國損失,於是由夨國割田地二區以為賠償。文中先述兩段割地樹封的履勘紀錄,緊接著是夨人與散氏參與定界見證的名單,末段則為割地後盟誓立契的實景:(在豆國新宮東廷)原屬夨人土地第一區的三員首長與第二區的二名主管相繼盟誓,確定守約後,將所割田地繪圖,一份交由夨王執守,一份由官派史官「史正仲農」執存(左券),以為文書認證。武力侵奪是事件主因,割地立契是事件收尾,其間鄰近大國的如何介入,我們不得而知,但從雙方履勘人員的身份(散人有司徒、司馬、司工等),可以略窺其間可能的有頻繁交涉與斡旋,才令戰事不致擴大,終以立契方式和平落幕。無論就當時土地關係的歷史考察角度,或從開啟後世為避烽火而割地賠款的外交手段看,散盤銘文都是件最最珍貴的重要史料。而其書法藝術的奇逸多變,姿態橫生,又可與東晉王羲之蘭亭序同樣千古傳誦。契約之上有如此精妙的書法,不僅空前絕後,更值得我們細細品翫。

下載
公眾領域貢獻宣告(CC0) 公眾領域貢獻宣告(CC0)
 複製授權引用資訊
描述文字授權: CC0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國立故宮博物院
主題分類藝術與人文
建檔單位國立故宮博物院
品名-英文
Pan water vessel of San
質材
礦物^金屬^青銅
功能
禮器,水器
尺寸
通高20.6公分 口徑54.6公分 底徑41.4公分 腹深9.8公分
時代-朝代
西周晚期
時代-西元
西元前9-8世紀
參考資料
《國立故宮博物院藏品選目》, 國立故宮博物院, 1972/04, 臺北巿:國立故宮博物院, , 《故宮西周金文錄》, 游國慶、國立故宮博物院編輯委員會, 2001/07, 臺北巿:國立故宮博物院, , 《精彩一百 國寶總動員》, 主編/蔡玫芬 文字撰述:論文/蔡玫芬、何傳馨、林天人;單品說明/余佩瑾、吳曉筠、侯怡利、張志光、張湘雯、張麗端、陳慧霞、游國慶、黃蘭茵、劉祐竹、蔡慶良、鄧淑蘋、賴依縵(按姓氏筆畫排序), 2011/11, 臺北巿:國立故宮博物院, , 《故宮勝概新編》, 馮明珠, 2009/09, 臺北巿:國立故宮博物院, , 《國寶菁華 器物篇》, 主編/林柏亭;文字撰述/呂世浩、余佩瑾、施靜菲、陳玉秀、陳慧霞、張麗端、嵇若昕、游國慶、廖寶秀、楊美莉、鄧淑蘋、蔡玫芬, 2006/12, 國立故宮博物院, , 《特別展: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 神品至寶》, 東京國立博物館, 九州國立博物館, NHK, NHKプロモーション, 讀賣新聞社, 產經新聞社, フジテレビジョン, 朝日新聞社, 毎日新聞社 編集, 2014/06, 東京國立博物館、九州國立博物館, , 《吉金耀采—院藏歷代銅器》, 游國慶, 2015/01, 臺北市:國立故宮博物院, , 《故宮銅器圖錄》上冊上編, 國立故宮、中央博物院聯合管理處, 1958/07, 中華叢書委員會
款識
底(內), 紀事, 用戈散邑迺即散用田履自涉以南至于大/沽一封以陟二封至于邊柳復涉陟雨于又田彖美/以西封于釆巾城楮木封于芻來封于芻行曶止(曶)內陟芻/登于厂泉封者木千美陵剛木千封于單道封于原道/封于周道以東封于古木卓東彊右還封于履道以南/封于谷者來道以西至于工隹莫履井邑田自桹木道/左至于井邑封道以東一封還以西一封陟剛三/封降以南封于同道陟州剛登木降棫二封人/有司(司)履田鮮且武父西宮衣豆人虞彔貞師/氏右眚小門人言系原人虞艿淮司(司)工虎豐父/工隹人有司(司)荊凡十又五夫正履舍散田司(司)土/寅司(司)馬單昆土邦人司(司)工馬京君宰德父散人小子履/田戎父爻木父襄之有司(司)州京攸火從鬲凡散/有司(司)十夫唯王九月辰在乙卯卑(俾)鮮且皿廾旅誓/曰我既付散氏田器有爽實余有散氏心賊則爰/千罰千傳棄之鮮且皿廾旅則誓迺卑(俾)西宮衣武父誓/曰我既付散氏隰田爿土田(畛)田余有爽()爰千罰千/西宮衣武父則誓厥為圖王于豆新宮東廷/厥左執要(要)史正中農, , , ,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