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勘合印記」

跟「勘合印記」有關的相片,共4張
跟「勘合印記」有關的相片,第1張
跟「勘合印記」有關的相片,第2張
跟「勘合印記」有關的相片,第3張
下載數位物件授權: CC BY

銅質,板狀橛鈕有孔可穿系,印背平板左上角鑿刻漢字「上」作為識別印文方向之用。印面正方形鑄陽文四字,排印方法兼採八思巴字與漢字作斜對角穿插,其順序為:右上以八思巴字篆體對譯漢字「勘」,右下為漢字九疊篆「合」字,左上作漢字九疊篆「印」,左下是八思巴字篆體對譯漢字「記」,四字連讀成「勘合印記」。這種以漢字九疊篆與八思巴字篆體混用的形式,審視現今存世的印可梳理出有一共通現象,即是混用的漢字九疊篆可與八思巴字篆體取得相當協調的排印空間,如果從排印的章法藝術作考量,或許這正是這類印章產生的原因。

下載
公眾領域貢獻宣告(CC0) 公眾領域貢獻宣告(CC0)
 複製授權引用資訊
「勘合印記」 / 授權人:國立故宮博物院 / 公眾領域貢獻宣告(CC0) @ 國家文化記憶庫 http://tcmb.culture.tw/zh-tw/detail?indexCode=NPM_Utensils&id=故銅001818N000000000。
描述文字授權: CC0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國立故宮博物院
主題分類藝術與人文
建檔單位國立故宮博物院
品名-英文
Bronze seal with inscription "Kanhe yinji" in Mongolian Phags-pa script
質材
礦物^金屬^青銅
功能
印璽
尺寸
長2.0公分
時代-朝代
時代-西元
西元1271-1368年
參考資料
《大汗的世紀:蒙元時代的多元文化與藝術》, 石守謙、葛婉章主編, 2001/10, 臺北巿:國立故宮博物院, , 《十全乾隆—清高宗的藝術品味》, 主編:何傳馨;執行編輯:余佩瑾、吳誦芬、邱士華、張麗端、許媛婷、陳慧霞、鄭永昌、謝鎮鴻, 2013/10, 臺北巿:國立故宮博物院, , 《故宮銅器圖錄》上冊上編, 國立故宮、中央博物院聯合管理處, 1958/07, 中華叢書委員會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