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藏尺寸本幅 / 34x27 / 全幅 / 34x27
題跋資料題跋 / 清聖祖 / 後副頁 / 康熙三十五年(西元一六九六年)春二月社日題并書 / 草書 / 御製耕織圖序。朕早夜勤毖。研求治理。念生民之本。以衣食為天。嘗讀豳風無逸諸篇。其言稼穡蠶桑。纖悉具備。昔人以此被之管弦。列於典誥。有天下國家者。洵不可不留連三復于其際也。西漢詔令。最為近古。其言曰。農事傷。則饑之本也。女紅害。則寒之原也。又曰。老耆以壽終。幼孤得遂長。欲臻斯理者。舍本務其曷以奉。朕每巡省風謠。樂觀農事。於南北土疆之性。黍稌播種之宜。節候早晚之殊。蝗蝻捕治之法。素愛諮詢。知此甚晰。聽政時恒與諸臣工言之。於豐澤園之側。治田數畦。環以溪水。阡陌井然在目。桔槔之聲盈耳。歲收嘉禾數十鍾。隴畔樹桑。傍列蠶舍。浴繭繅絲。恍然如茆簷蔀屋。因構知稼軒秋雲亭以臨觀之。古人有言。衣帛當思織女之寒。食粟當念農夫之苦。朕惓惓於此。至深且切也。爰繪耕織圖各二十三幅。朕于每幅製詩一章。以吟詠其勤苦。而書之於圖。自始事迄終事。農人胼手胝足之勞。蠶女繭絲機杼之瘁。咸備極其情狀。復命鏤板流傳。用以示子孫臣庶。俾知粒食維艱。授衣匪易。書曰。惟土物愛厥心臧。庶於斯圖。有所感發焉。且欲令寰宇之內。皆敦崇本業。勤以徠之。儉以積之。衣食豐饒。以共躋於安和富壽之域。斯則朕嘉畫元元之至意也夫。康熙三十五年(西元一六九六年)春二月社日題並書。
參考資料收藏著錄 / 故宮書畫錄(卷八),第四冊,頁168 / 收藏著錄 / 〈御製耕織圖 冊〉,收入李玉珉主編《故宮書畫圖錄(卅一)》(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2012.12),頁372-385。 / 參考書目 / 1.林莉娜,〈焦秉貞(畫)朱圭(鐫印)御製耕織圖〉,收入馮明珠主編,《康熙大帝與太陽王路易十四特展》(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2011年十月初版),頁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