瓶口外撇,喇叭狀長頸下接鼓腹,腹下漸收至底足,足部微外撇且內縮成二層式圈足。足內底面畫青雙圈為記,器表紋樣分上、下兩幅,構圖大同小異。前景均畫巨石旁生長的虬枝老松,沿著河岸往後退為遠山及穿梭其間的雲彩。同時透過活動其中的鹿與鶴,傳達出山林間的生命力。特別是下幅紋樣中的對看雙鹿,及一飛舞、一佇立枝梢的雙鶴,在旭日襯托下,具有鹿鶴同春的吉祥含意。 全器形制有鳳尾瓶(或尊)之稱,其祖型並且可上溯至元代的龍泉窯青瓷。清朝生產的鳳尾瓶尺寸有大小之別,如同本展品般係屬中型器。另外,因平潭碗礁一號沈船出土有造型與之相似的青花鳳尾尊,以及北京故宮博物院藏品中亦見一件帶「康熙乙未」年(五十四,1715)款識的同型器,而可據以類推此器出產於十八世紀上半葉。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