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崧澤文化晚期至良渚文化早期 玉獸龍

跟崧澤文化晚期至良渚文化早期  玉獸龍有關的相片,共5張
跟崧澤文化晚期至良渚文化早期  玉獸龍有關的相片,第1張
跟崧澤文化晚期至良渚文化早期  玉獸龍有關的相片,第2張
跟崧澤文化晚期至良渚文化早期  玉獸龍有關的相片,第3張
跟崧澤文化晚期至良渚文化早期  玉獸龍有關的相片,第4張
下載數位物件授權: CC BY

崧澤文化晚期至良渚文化早期 玉獸龍

崧澤文化晚期至良渚文化早期,流行雕琢這類有短立耳、寬鼻頭,捲曲身軀,好似某種「獸的胚胎」造形的玉雕。或是古人崇拜神秘的生命力,相信胚胎最具成長、變化的能力,故以美玉雕琢佩戴。這件遠古的小玉器,可能在明晚期至清初,被沁染呈褐色。

下載
公眾領域貢獻宣告(CC0) 公眾領域貢獻宣告(CC0)
 複製授權引用資訊
描述文字授權: CC0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國立故宮博物院
主題分類藝術與人文
建檔單位國立故宮博物院
品名-英文
Jade animal-dragon, late Songze to early Liangzhu culture
質材
礦物^玉石珠寶^
功能
服飾、佩飾
尺寸
外徑1.8-2 孔徑0.8-0.9 厚0.58公分
時代-朝代
崧澤文化晚期至良渚文化早期
時代-西元
約西元前3600-3300年
參考資料
《敬天格物─中國歷代玉器導讀》, 鄧淑蘋、張麗端、蔡慶良, 2011/02, 臺北巿:國立故宮博物院, , 《故宮玉器精選全集‧第一卷‧玉之靈‧I》, 鄧淑蘋主編, 2019/09, 國立故宮博物院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