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清 十八世紀 蒔繪母雞盒附漢玉獸

跟清 十八世紀 蒔繪母雞盒附漢玉獸有關的相片,共12張
跟清 十八世紀 蒔繪母雞盒附漢玉獸有關的相片,第1張
跟清 十八世紀 蒔繪母雞盒附漢玉獸有關的相片,第2張
跟清 十八世紀 蒔繪母雞盒附漢玉獸有關的相片,第3張
跟清 十八世紀 蒔繪母雞盒附漢玉獸有關的相片,第4張
跟清 十八世紀 蒔繪母雞盒附漢玉獸有關的相片,第5張
跟清 十八世紀 蒔繪母雞盒附漢玉獸有關的相片,第6張
跟清 十八世紀 蒔繪母雞盒附漢玉獸有關的相片,第7張
跟清 十八世紀 蒔繪母雞盒附漢玉獸有關的相片,第8張
跟清 十八世紀 蒔繪母雞盒附漢玉獸有關的相片,第9張
跟清 十八世紀 蒔繪母雞盒附漢玉獸有關的相片,第10張
跟清 十八世紀 蒔繪母雞盒附漢玉獸有關的相片,第11張
下載數位物件授權: CC BY

清 十八世紀 蒔繪母雞盒附漢玉獸

日本蒔繪漆盒也用於清宮各種包裝中,從雍正朝《活計檔》的記錄,即常見以各式漆盒來裝貯文物,這樣的好尚,應源自明代,在明文震亨《長物志》〈廂(箱)〉條中記:倭廂黑漆嵌金銀片,大者盈尺,其鉸釘鎖鑰,俱奇巧絕倫,以置古玉重器或晉唐小卷最宜;又有一種差大,式亦古雅,作方勝、纓絡等花者,其輕如紙,亦可置捲軸、香藥、雜玩,齋中宜多畜以備用。此處所說「倭廂」,就是日本的蒔繪漆盒,被認為適合用來存放古玩,清宮以此為據,多以漆盒為文物包裝之外箱。清宮所用漆盒有大有小,此處選展尺寸較小,卻造型各異,其中〈竹唐草蒔繪雙袋盒〉及〈錦地團花蒔繪四屜盒〉來自所謂〈博古格〉,換言之是收貯各種古玩的「格」中。從這兩件蒔繪漆盒,可以看到清宮如何利用以貯存古玩。以〈竹唐草蒔繪雙袋盒〉為例,看見原本屬於兩層屜盒,在上層中則加入木胎屜板以貯存玉器,屜板後則有琺瑯彩繪西洋人物,下層則放置乾隆皇帝的〈御筆雪梅〉卷及〈御臨王帖〉冊。又〈錦地團花蒔繪四屜盒〉(III-25),可見到清宮以木胎漆冰梅紋做屜板,挖出玉器的形狀,底襯錦布,用來存放玉器,使得富麗堂皇的蒔繪漆盒,配上清宮添製的冰梅紋漆片,兩者相互融合,成為清宮包裝的典範。其他放在百什件內如〈蒔繪船形盒〉(III-26),利用船的造型,搭配海浪紋路的雕刻木座,裡頭的小空間則存放玉器。甚至有公、母雞造型的小盒(III-27,28),原來應屬於一對,但卻被分散貯存,其中母雞被存放在雕紫檀小櫃的百什件可以看到,內部做錦布襯裡,放置古玉一件;公雞則未被收入百什件中,倒是內部善用錦墊,貯存一艘象牙仙工船。

下載
公眾領域貢獻宣告(CC0) 公眾領域貢獻宣告(CC0)
 複製授權引用資訊
清 十八世紀 蒔繪母雞盒附漢玉獸 / 授權人:國立故宮博物院 / 公眾領域貢獻宣告(CC0) @ 國家文化記憶庫 http://tcmb.culture.tw/zh-tw/detail?indexCode=NPM_Utensils&id=故玉004223N000000000。
描述文字授權: CC0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國立故宮博物院
主題分類藝術與人文
建檔單位國立故宮博物院
品名-英文
Hen-shaped lacquer box, with jade beast made in Han dynasty. 18th century, Qing dynasty
質材
礦物^玉石珠寶^
功能
文具文玩
尺寸
底長5.7公分
時代-朝代
時代-西元
西元18世紀
參考資料
《品牌的故事:乾隆皇帝的文物收藏與包裝藝術》, 余佩瑾、吳曉筠、侯怡利、何炎泉、許媛婷、洪順興, 2017/12, 國立故宮博物院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