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宋米芾捕蝗帖 卷

跟宋米芾捕蝗帖 卷有關的相片,共4張
跟宋米芾捕蝗帖 卷有關的相片,第1張
跟宋米芾捕蝗帖 卷有關的相片,第2張
跟宋米芾捕蝗帖 卷有關的相片,第3張
下載數位物件授權: CC BY

宋米芾捕蝗帖 卷

芾頓首。再拜。承清問屬邑捕蝗。海浦方暑。恭惟勞神弊邑。上賴德芘。幸無蝗生。而雨霑足。必遂小豐。聞海境去弊境百里已上。曾有些小。今已靜盡。亦恐民訛。不足信也。近有秋祭文上呈。可發笑。魯君素謗芾者。與薛至親。一體加毀。幸天恩曠蕩盡賴恩芘及此。愧惕愧惕。芾皇恐。

下載
公眾領域貢獻宣告(CC0) 公眾領域貢獻宣告(CC0)
 複製授權引用資訊
描述文字授權: CC0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國立故宮博物院(舊)
主題分類藝術與人文
建檔單位國立故宮博物院
作者
米芾
書體
行書
裝裱形式
數量
一卷
作品語文
漢文
集叢號-類型
單件
典藏尺寸
本幅 / 30.2x46.4 / 拖尾 / 30.4x61.7
質地
本幅 / 紙 / 拖尾 / 紙
題跋資料
題跋 / 吳奕 / 拖尾 / 嘉靖壬午(西元一五二二年)春三月。書於東庄竹下。長洲吳奕。 / 行書 / 米老書如天馬脫御。追風逐電。雖不可範以馳驅之節。要自不妨痛快。朱文公評語也。此帖奔放不羈。以文公之言觀之尤信。嘉靖壬午(西元一五二二年)春三月。書於東庄竹下。長洲吳奕。 / 題跋 / 王時敏 / 拖尾 / 甲辰春杪西廬王時敏題。 / 隸書 / 董文敏公嘗言宋代四家書灋。皆宗顏歐。而米海嶽尤為超絕。脫盡前人窠臼。自出機軸。故能沈著痛快。直抉晉人之神髓。捕蝗帖向為名家歎賞。余今得見真蹟。遒勁奔軼。真是平生得意筆。信可寶也。甲辰春杪西廬王時敏題。 / 簽 / 清高宗 / 宋米芾捕蝗帖。
印記資料
鑑藏寶璽 / 乾隆御覽之寶 / 鑑藏寶璽 / 乾隆鑑賞 / 鑑藏寶璽 / 石渠寶笈 / 鑑藏寶璽 / 三希堂精鑑璽 / 鑑藏寶璽 / 宜子孫 / 鑑藏寶璽 / 御書房鑑藏寶 / 鑑藏寶璽 / 嘉慶御覽之寶 / 鑑藏寶璽 / 宣統御覽之寶 / 收傳印記 / 黃琳美之 / 收傳印記 / 陳定平生真賞 / 收傳印記 / 寓庸寶藏 / 收傳印記 / 八十一翁因是寶玩
參考資料
收藏著錄 / 石渠寶笈初編(御書房),下冊,頁903-904 / 收藏著錄 / 故宮書畫錄(卷一),第一冊,頁61-62 / 內容簡介(中文) / 米芾(西元1051-1108年),北宋書畫家、鑑賞家。初名黻,字元章,號鹿門居士、襄陽漫士、海岳外史,自元祐六年(1091年)起,改名芾,祖籍太原(今屬山西),遷襄陽(今湖北襄樊),世稱米襄陽,後定居潤州(今江蘇鎮江)。徽宗趙佶召為書畫學博士,官至禮部員外郎,人稱「米南宮」。有潔癖,多畜奇石。嘗於無為州治,見巨石,狀其醜,大喜,巨衣冠拜揖,呼之為「兄」,因舉止狂放,世稱「米顛」。不能與世隨和,故從政數困。能詩文,善書畫,精鑒別,好收藏名迹。行、草書博取前人所長,用筆俊邁豪放,有「風檣陣馬,沉著痛快」之評。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