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明祝允明書祖允暉慶誕記 軸

跟明祝允明書祖允暉慶誕記 軸有關的相片,共7張
跟明祝允明書祖允暉慶誕記 軸有關的相片,第1張
跟明祝允明書祖允暉慶誕記 軸有關的相片,第2張
跟明祝允明書祖允暉慶誕記 軸有關的相片,第3張
跟明祝允明書祖允暉慶誕記 軸有關的相片,第4張
跟明祝允明書祖允暉慶誕記 軸有關的相片,第5張
跟明祝允明書祖允暉慶誕記 軸有關的相片,第6張
下載數位物件授權: CC BY

明祝允明書祖允暉慶誕記 軸

祖允暉慶誕記。弘治三年(西元一四九0年)六月十九日祝允明撰。頃年有部(此字點去)使者在吾蘇。一日出俸稟粥少酒食入廨。已而還給之於外。語人曰。吾父以今日誕生。吾誕亦然。年時以午際。帥妻孥捧酒進拜二親。退更受幼者拜。於親膝前懌懌如也。今簪笏所縛。遂廢舊樂。吁惜哉。又吾鄉有一生饒於貲。每以歲初。辦匹帛。涉江濤。入京師。以趨市。或少後。則脫之艱。且守帳遲鈍。以是唯先為得之。此生因夙置集於殘冬。猝猝迫歲除。新舊交際。且初正為其六十之誕期。諸人間慶祝事。悉不得顧。拋室子於家。兼程而往。途間遭險者屢。既抵旅市。易甚滯。亦竟與後往者偕返。子本且漠然。乃嘆謂家人曰。吾以利廢慶樂。今利且安在哉。而慶樂并失之。予素喜曠達者。於時聞茲二事。亦為之生歎。以為人不分賢愚貴賤。茍一有所繫。輒自失其中懷。蓋每如此矣。彼宦者有出處之大倫在。固不可為計而為利者獨何為哉。要之。人之遂其中懷者鮮矣。夫祖允暉當誕日請予談飲竟日。以自慶幸。因謀及文記。夫允暉今年三開袠耳。非若耆耊者之難已於慶祝也。而顧能自為勤拳若是。予因之有觸前抱矣。允暉視前之宦者。其安逸之福。似若過之。而於後之鄉子。則不亦賢之。甚遠矣乎。允暉其可取也。其甚有契予曠達之喜也。予斯言之所以贈也。允暉其毌退所懷也。予之願也。允暉敬諾。予因書以留之。不覺其詞之過繁也。

下載
公眾領域貢獻宣告(CC0) 公眾領域貢獻宣告(CC0)
 複製授權引用資訊
明祝允明書祖允暉慶誕記 軸 / 授權人:國立故宮博物院 / 公眾領域貢獻宣告(CC0) @ 國家文化記憶庫 http://tcmb.culture.tw/zh-tw/detail?indexCode=NPM_Painting&id=故書00001400000。
描述文字授權: CC0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國立故宮博物院
主題分類藝術與人文
建檔單位國立故宮博物院
作者
祝允明,Zhu Yunming
書體
行楷書
裝裱形式
創作時間
明孝宗弘治三年(1490)
數量
一軸
作品語文
漢文
集叢號-類型
單件
典藏尺寸
本幅 / 121.8x44.8
質地
本幅 / 紙
題跋資料
題跋 / 張寰 / 嘉靖二十八年四月之望。石川居士張寰快讀一過。 / 題跋 / 祖氏子孫。其世寶之。
印記資料
作者印記 / 長洲祝生 / 鑑藏寶璽 / 乾隆御覽之寶 / 鑑藏寶璽 / 乾隆鑑賞 / 鑑藏寶璽 / 石渠寶笈 / 鑑藏寶璽 / 三希堂精鑑璽 / 鑑藏寶璽 / 宜子孫 / 鑑藏寶璽 / 御書房鑑藏寶 / 鑑藏寶璽 / 嘉慶御覽之寶 / 鑑藏寶璽 / 宣統御覽之寶 / 收傳印記 / 張氏允清 / 收傳印記 / 石川世居 / 收傳印記 / 臥菴所藏 / 收傳印記 / 留耕堂印
參考資料
收藏著錄 / 石渠寶笈初編(御書房),下冊,頁1093 / 收藏著錄 / 故宮書畫錄(卷二),第一冊,頁7-8 / 參考書目 / 1.何傳馨,〈明祝允明祖允暉慶誕記〉,收入何傳馨編,《書法之美特展圖錄》(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1992年五月初版一刷),頁82-83。 / 參考書目 / 〈明祝允明書祖允暉慶誕記 軸〉,收入何炎泉主編《毫端萬象-祝允明書法特展》(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2013.01),頁20-21、364。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