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宋拓晉唐小楷(一) 冊 晉王羲之書孝女曹娥碑

跟宋拓晉唐小楷(一) 冊 晉王羲之書孝女曹娥碑有關的相片,共4張
跟宋拓晉唐小楷(一) 冊 晉王羲之書孝女曹娥碑有關的相片,第1張
跟宋拓晉唐小楷(一) 冊 晉王羲之書孝女曹娥碑有關的相片,第2張
跟宋拓晉唐小楷(一) 冊 晉王羲之書孝女曹娥碑有關的相片,第3張
下載數位物件授權: CC BY

宋拓晉唐小楷(一) 冊 晉王羲之書孝女曹娥碑

孝女曹娥碑。孝女曹娥者。上虞曹盱之女也。其先與周同祖。末冑荒沈。爰來適居。盱能撫節安歌。婆娑樂神。以漢安二年五月。時迎伍君。逆濤而上。為水所淹。不得其屍。時娥年十四。號慕思盱。哀吟澤畔。旬有七日。遂自投江。死經五日抱父屍出。以漢安迄于元嘉元年青龍在辛卯。莫之有表。度尚設祭之。誄之辭曰。伊惟孝女。曄曄之姿。偏其返而。令色孔儀。窈窕淑女。巧笑倩兮。宜其家室。在洽之陽。待禮未施。嗟喪慈父。彼倉伊何。無父孰怙。訴神告哀。赴江永號。視死如歸。是以眇然輕絕。投入沙泥。翩翩孝女。乍沈乍浮。或泊洲嶼。或在中流。或趨湍瀨。惑還波濤。千夫共聲。悼痛萬餘。觀者填道。雲集路衢。流淚掩涕。驚慟國都。是以哀姜哭市。杞崩城隅。或有剋面引鏡剺耳用刀。坐臺待水。抱樹而燒。於戲孝女。德茂此儔。何者大國。防禮自脩。豈況庶賤。露屋草茅。不扶自直。不鏤而雕。越梁過宋。比之有殊。哀此貞厲。千載不渝。嗚呼哀哉。亂曰。 銘勒金石。質之乾坤。歲數曆祀。丘墓起墳。光于后土。顯照天人。生賤死貴。義之利門。何悵華落。雕零早分。葩艷窈窕。永世配神。若堯二女。為湘夫人。時效彷彿。以招後昆。漢議郎蔡雍。聞之來觀。夜闇。手摸其文而讀之。雍題父云。黃絹幼婦。外孫韲臼。又云。三百年後。碑冢當墮江中。當墮不墮逢王叵。昇平二年(西元三五八年)八月十五日記之。

下載
公眾領域貢獻宣告(CC0) 公眾領域貢獻宣告(CC0)
 複製授權引用資訊
描述文字授權: CC0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國立故宮博物院
主題分類藝術與人文
建檔單位國立故宮博物院
作者
王羲之
書體
楷書
裝裱形式
冊(摺裝‧方幅式)
數量
一冊:四開(本幅四開八幅)
作品語文
漢文
集叢號-件
05
集叢號-開
19-22
集叢號-幅
37-43
集叢號-類型
附件
質地
本幅 / 紙
題跋資料
題跋 / 米芾 / 本幅 / 戊辰三月(西元一0八八年)寶晉齋。米芾。 / 行書 / 戊辰三月(西元一0八八年)寶晉齋。米芾。(墨印二。米芾之印。寶晉□□印。) / 題跋 / 潘寧 / 本幅 / 雍正乙卯(西元一七三五年)歳八月。平野潘寧。時年七十有五。 / 行楷書 / 曹娥碑。直以已性驅使元常。非右軍不能作。有因元世以晉人曹娥墨蹟。賜柯九思一事。遂泛定為晉人書。獨不知前有米老為善鑒者歟。寶晉齋原刻二種。瘦者細僅如髮。此乃肥本。亦今日之吉光片羽也。雍正乙卯(西元一七三五年)歳八月。平野潘寧。時年七十有五。
參考資料
收藏著錄 / 石渠寶笈三編(延春閣),第六冊,頁2797-2800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