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器作牛形輪廓,立耳,深腹,器內底與足之間以銅封閉,未貫穿。器口為圓柱狀,四短蹄足,垂尾。器身充分表現獸形的肌理線條,以及軀體的壯碩結實。全器的裝飾重點在於犧首,目為銅瞳,眼眶由細銀絲勾勒,眉額嵌孔雀石,鼻間嵌綠松石,雙頰交錯銀絲形成面鬚,頸部以橢圓形的孔雀石和綠松石環繞為項圈,器身則由細銅絲盤轉勾繞,形成華麗姿態。牛背上的圓形開口,或原配有器蓋,於此可注入酒液,盛裝於中空的器腹,器物傾倒時,由張嘴的口部流出。現未見器蓋,清宮代之以鳥類、花卉圖案的金屬內膽。本器是乾隆三十四年(1769)頒賜國子監的「周笵十器」之一,名之為「周犧尊」。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