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歙石太極硯

跟歙石太極硯有關的相片,共11張
跟歙石太極硯有關的相片,第1張
跟歙石太極硯有關的相片,第2張
跟歙石太極硯有關的相片,第3張
跟歙石太極硯有關的相片,第4張
跟歙石太極硯有關的相片,第5張
跟歙石太極硯有關的相片,第6張
跟歙石太極硯有關的相片,第7張
跟歙石太極硯有關的相片,第8張
跟歙石太極硯有關的相片,第9張
跟歙石太極硯有關的相片,第10張
下載數位物件授權: CC BY

盒內盛一方黑色不規則長橢圓歙硯,盒隨硯形,周緣起寬棱,偃月形池,池右硯緣有一金星色斑,硯面左緣近中央部位有一青綠泛金色斑。硯面墨痕甚濃,硯身緊扣入盒身,今暫無法取出。紫色不規則長橢圓形硯盒,盒身與盒蓋藉子母口扣合,子口相當高,已達硯面邊緣,盒用紫綠兩層色石琢製而成,盒身進口緣部位隱約有一圈灰白色細紋,似玉帶。盒呈紫色,蓋面紋飾呈暗綠色,滿雕龍鳳紋,龍紋雕於右上方,鳳紋飾於左下方;龍首位於蓋面中央偏右處,昂首前視,旁若無物,龍身向左回繞至上緣;鳳首則雕於左下方;回首望著龍首,身軀向右回繞至右下緣;龍頸飾鱗紋,身軀或飾多邊形回紋,或飾紐絲紋等紋飾;鳳頸陰刻小圓圈,身軀或飾多邊形回紋,或飾羽紋等紋飾,尚飾一段似鱗紋之羽紋,而且身軀似龍身般細長,但鳳眼與鳳首相當明確。盒被周緣起寬棱,中央凹下處陰刻填金隸書銘:「迺潤迺堅,惟淵惟默。韜采含精,在几之側。用掩瑾瑜,芳流翰墨。端人與處,長資畜德。」款:「乾隆御製」,並陰刻二行四字篆體方、圓各一,方者:「惟精惟一」,圓者:「長春居士」。盒蓋內有陰刻填金銘,敘述有關歙石之史,銘曰:「歙石出徽州歙縣龍尾山溪中,一名龍尾山石。溪之坑百餘,以金星坑所產為上,石有金星角浪紋者為是。製以為硯,質堅而理潤,發墨最佳。宋歐陽修以龍尾在端溪之上,蘇軾亦有龍尾石硯歌,盛稱其美。茲硯形制古朴,石紋直線如髮意,是金星舊坑,誠古玩也。」灰綠色不規則長橢圓形高座,做隨盒型。座用黃綠兩層色石琢製而成,座面成土黃色,周緣起高棱,以利硯盒扣入;周緣一圈寬棱,內鏤雕變形雲紋,末端飾穀紋。底座一圈亦為土黃色,琢出六長方形小足。中間層較寬,為灰綠色,近白灰色,琢出六長形孔洞,其間雕六高柱,柱末端呈靈芝形,頂端浮雕方回紋與一菱形;孔洞上方中央部位雕飾勾雲紋與一菱形。清高宗《御製文集初集》卷二十七收錄了此硯盒背面硯銘。

公眾領域貢獻宣告(CC0) 公眾領域貢獻宣告(CC0)
 複製授權引用資訊
描述文字授權: CC0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國立故宮博物院
主題分類藝術與人文
建檔單位國立故宮博物院
品名-英文
She inkstone of "Taiji (the great ultimate)"
質材
礦物^玉石珠寶^歙石
功能
文具、文玩
尺寸
硯長13.4公分 寬9.7公分 高1.1公分 ; 盒長15.2公分 寬11.4公分 高4.6公分
時代-朝代
時代-西元
西元1644-1911年
參考資料
《品埒端歙:松花石硯特展》, 嵇若昕, 1993/09, 臺北巿:國立故宮博物院, , 《集瓊藻 : 院藏珍玩精華展 : 導覽手冊》, 侯怡利、張湘雯、陳慧霞、賴依縵, 2014/08, 國立故宮博物院
款識
蓋(內), 詩文, 歙石出徽州歙縣龍尾山溪中,一名龍尾山石。溪之坑百餘,以金星坑所產為上,石有金星角浪紋者為是。製以為硯,質堅而理潤,發墨最佳。宋歐陽修以龍尾在端溪之上,蘇軾亦有龍尾石硯歌,盛稱其美。茲硯形制古朴,石紋直線如髮意,是金星舊坑,誠古玩也。, , 底(外), 詩文, 迺潤迺堅,惟淵惟默。韜采含精,在几之側。用掩瑾瑜,芳流翰墨。端人與處,長資畜德。, , 底(外), 年號款, 乾隆御製, , 底(外), , 惟精惟一, , 底(外), , 長春居士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