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吳新榮1947年3月12日日記

吳新榮1947年3月12日日記
禁止下載數位物件授權: 僅限公開瀏覽

吳新榮1947年3月12日日記

  此係吳新榮寫於1947年3月12日日記。本日是國父逝世紀念日,吳新榮寫道,雖然街上國旗翩飛,但人民皆面有不安,並認為嘉義和臺中兩地是「問題」最後關鍵。   日記中提及的「問題」,可能指1947年二二八事件的處理,又本日雖為紀念日,但人民卻面有不安,此可能與該年3月8日後,因憲兵與國軍陸續抵臺,並於各地武力鎮壓,造成死傷慘重有關。此外,嘉義地區自該年3月2日即因民眾包圍嘉義市長官邸與警察局,引發該地區的二二八事件,於3月5日演變為嘉義民眾與前來救援的臺中隊、新營隊、鹽水隊等三千餘人,與時任嘉義市長孫志俊、憲兵隊、駐軍等對峙於水上機場,而於3月11日後,當局援軍抵達嘉義,展開清鄉逮捕、槍殺行動。臺中地區亦於該年3月2日起,陸續有市民佔領警察局、市政府等行動,其中部分民眾由謝雪紅、鍾逸人等領導,組成武裝隊伍「二七部隊」,用以對抗當局鎮壓,而國軍抵臺後,為避免武裝對抗造成重大傷亡,該部隊於3月12日退往南投埔里地區,並與國軍對抗幾日後,於3月16日解散,結束中部地區反抗。從吳新榮1947年3月以來的日記中,除臺南外,亦常見其提及臺中與嘉義地區的二二八事件發展,如前述提及臺南民眾組成救援隊參與嘉義抗爭等,可從中窺見當時民眾的積極行動,以及時局的失序紛亂,而究整體二二八事件根本原因,與戰後初期的失政有關,如官場貪污舞弊、公營企業經營不善導致通貨膨脹、對臺灣人的歧視等。

下載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複製授權引用資訊
描述文字授權: CC BY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吳三連台灣史料基金會
主題分類人物與團體
建檔單位財團法人吳三連台灣史料基金會
日期
西曆日期:1947/3/12/他類日期:民國36年3月12日
相關人物
孫中山
資源類型
日記
語言
中文
作者
吳新榮撰,財團法人吳三連台灣史料基金會翻攝
簡述的創建者
財團法人吳三連台灣史料基金會
介接機關/系統
財團法人吳三連台灣史料基金會
審核者
財團法人吳三連台灣史料基金會
歷史分期
戰後
參考文獻
張炎憲等採訪記錄,《嘉義驛前二二八》(臺北:吳三連基金會,1995)。@#@張炎憲等採訪記錄,《嘉雲平野二二八》(臺北:吳三連基金會,1995)。@#@許雪姬、薛化元、張淑雅等撰文,《臺灣歷史辭典》(臺北:文建會,2004)。

關鍵詞

回到最上方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