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作者彭炳耀1930年出生於日治時期新竹州,1944年十四歲時被徵召為志願兵,派至日本高座海軍空C廠受訓製造戰鬥機,1946年返台。二戰時日本曾從台灣徵召約20萬人台灣人至海外參戰,彭炳耀即為其中一員。本作是他以日文所寫至日本作工的親身經歷,後交由新竹市文化局翻譯成中文出版發行。台籍日本兵是特殊時空背景之下產生的一群人,他們的生命史是台灣歷史的重要一環。閱讀本作可以更加瞭解並重視這段歷史,也讓人深思戰爭帶給人類文明的影響與痕跡。
目錄
父親的慈愛與志願少年工
離開故鄉
敵軍潛水艇來襲
船內之伙食
愚蠢的我
包裹
昭和十九年四月底
友情
膳食
深褐色的蛋
高座海軍工廠宿舍
昭和十九年十二月十八日
第二次的空襲
昭和二十年元旦
完成任務
搭乘電車的遭遇
川西航空機製作所
日人巫術
使用洗澡水煮飯
善人與惡人
大和正也上尉
南郊美人與水野區長
高座廠廠長的偉大事蹟
森益基兵曹
我們的青春之歌
臨時車站
報社
戒嚴令
橫濱街頭
特攻隊
鄰居的機
盜取豬隻
難忘的特攻
立誓
埋沒人才
由日本返國
附錄
(一)黃文木君回憶錄
應徵離鄉
啟航往日本
於名古屋航空機製作所
穿插閒話
歸鄉
寫給上尉的一封信
大和上尉的復信
(二)河崎久子女士寄給陳碧奎先生的一封信
(三)王文章君回憶錄
(四)廖受章君回憶錄
(五)黃澎錟君回憶錄
(六)陳如鯉君回憶錄
(七)鄭文雄君回憶錄
撰後補述
大和是周邊圖
大和市略圖
高座海軍工廠配置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