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臺東縣池上鄉萬安村蕭家老宅

跟臺東縣池上鄉萬安村蕭家老宅有關的相片,共2張
跟臺東縣池上鄉萬安村蕭家老宅有關的相片,第1張
下載數位物件授權: CC BY

臺東縣池上鄉萬安村蕭家老宅

蕭家老宅坐落於臺東縣池上鄉萬安村龍仔尾,依灌溉水圳邊興築,前有一望無際的稻田美景,現已劃定為文化景觀區,鄰近萬安熱門打卡點天堂路路口,後方則有偶時可欣賞到雲瀑的海岸山脈。黑屋瓦的蕭家老宅,保存著傳統的三合院形式房舍與早期農家的曬穀場空間,可透過家屋的保存一窺早時農村生活樣貌。而當時龍仔尾的住家皆依溝邊興築而居,1940年代本地居民蓋房子大部分多是就地取材,以林木為樑柱,屋頂則蓋茅草。蕭家老宅經第三代主人蕭新立先生多年籌畫,終於在1959年(民國48年)動工興建,隔年1月20日新居落成。房屋建材以海岸山脈林木為樑柱,牆壁則內以竹片為支骨,裹覆黏土(拌麻繩稻殼)為牆體,也就是竹編夾泥牆的形式,外層膚上一層石膏與水泥,作為防水牆面,屋頂則鋪設手工水泥瓦片。


蕭家老宅透過以原有工法進行修繕保存原有樣貌,修復水泥屋瓦、抽換柱蝕橫樑與破損土牆的修補,更重新整平了埕的曬穀空間。修繕過後的自家房舍除了居住,屋主也提供給社區作為導覽解說的導覽點,保有傳統的三合院形式早期農家的曬穀場,此處放眼望去就是萬安老田文化景觀保存區,庭院的涼亭空間可以遮陽休憩,非常適合讓訪客停留,介紹傳統家屋的形式、建築功能(曬穀場、屋頂、梁柱、迴廊等),而曬穀場是早期農家人重要的農事場域,中間微凸的設計是早期農民的智慧,方便曬穀子遇到下雨時,可以快速讓水排掉,降低損耗風險,是讓大眾認識農村文化的實地演示機會。


規劃未來將家屋旁多餘的房舍空間重新整理,提供給社區作為長宿、專業駐村(如藝術家、設計師、陶藝家等)的空間,為社區引入更多新的活力和創造力。在保留生活記憶的同時,也提供給社區,作為農村導覽、文化分享的據點。

下載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複製授權引用資訊
描述文字授權: CC BY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收存系統
主題分類空間、地域與遷徙
建檔單位私有老建築保存再生計畫
別名
蕭家祖厝
可容納人數
10
免費進場
所在地-緯度
0.0
所在地-經度
0.0
是否開放
撰寫者
吳紀昀

關鍵詞

回到最上方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