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30年生,福建晉江人。「五十公司」成員紀華義之子,紀銀河之堂姪。汐止中學畢業後,擔任國小教師。年20,因父親過世,在姻親蔡火炮(大同通運公司董事長、基隆市議會前議長)的建議下進入基隆港碼頭,當基本工人。民國53年,港務局成立員工訓練所碼頭訓練班,紀榮祥是第一屆的訓練生。
因能通國語,棧埠處長曹開諫(第二任基隆港務局長)聘為翻譯,成為港務局與碼頭工人之間溝通的橋樑。民國55年,透過甄選成為第七隊第三班班長。民國61年通過考試升為大隊長,民國88年因基隆港碼頭裝卸工作民營化,以第一隊大隊長職退休。期間擔任碼頭工會第十六屆、第十七屆理事長及第十一屆市議員。
抗日戰爭時,國民政府設有「工資調解戶」,抽取部份碼頭工人的工資,來補貼不能碼頭工人不能出工時的生活。來臺後,交通部將「工資調解戶」設在臺灣銀行無息專戶,由港務局與碼頭工會共管。紀榮祥擔任碼頭工會理事長期間,認為「工資調解戶」設在一般民營銀行可以收取利息,極力向交通處爭取,將「工資調解戶」改為碼頭工會名下,所收的利息成為碼頭工會的福利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