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林定邦開鑿的阿罩霧圳

1838年(道光18年),因霧峰地區拓墾需要,林定邦開鑿阿罩霧圳(今霧峰圳),在六股及坑口附近引草湖溪支流乾溪之水,灌溉今霧峰地區無泉水之土地一百餘甲。隨著霧峰林家勢力發展拓地日廣,原來丁台、南勢等地區土地亦落入林家所有。草屯洪家參與戴潮春事件失敗,霧峰林家林文明帶兵攻佔萬斗六洪姓村莊,洪家位於霧峰萬斗六地區之土地與埤圳被抄封落入霧峰林家手中。而後,霧峰林家將萬斗六圳、阿罩霧圳和其他私設之番仔圳、下埤、新厝埤、茄苳埤、中埤、下新埤、吳厝埤圳及王厝圳等埤圳連結成一灌溉系統。

1862 (同治元年),阿罩霧圳因風雨災害及人為破壞,圳道毀損,由霧峰林文明、林文鳳出資修復。1890 (光緒16年)再度被洪水損壞,由林朝棟、林文欽出資修復。

霧峰圳全長1,090公尺,主要灌溉阿罩霧柳樹湳地區,灌溉面積約40甲。日治時期被併入阿罩霧公共埤圳組合。現今阿罩霧圳因失去灌溉功能後,轉為街區排放民生廢水溝渠,已無過往水圳水道寬度,過去牧童牽水牛戲水的畫面已無法再現。


基本資訊

  • 所在地-地址
    臺中市霧峰區中正路866巷
  • 免費進場
  • 史料時間
    類型名稱
    1838(道光18年)


  • 是否開放
  • 參考資料
    臺灣省南投農田水利會編,《南投農田水利會志》,南投:臺灣省南投農田水利會,2008。
  • 撰寫者
    謝孟憲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