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廖日京對臺北第三高等女學校21期生創作、發行之〈雲水〉雜誌讀後所感。廖日京列出12點心得。1、與第三高等女學校21期生為同世代,因此對〈雲水〉的內容同感共鳴;2、《雲水》投稿者背景富裕、幸福且性格開朗,文章表現出泰然自若的氣度;3、《雲水》可說是一種社會體驗記;4.同意藤谷校長、明神與佐藤老師說臺灣最好的就是有人情,有情是人心的最高境界;5、21期生團結合作,師徒愛令人佩服;6、在出國機會稀少的年代,21期生的出國經驗寫成見聞記是很珍貴的,期待有更多的發表;7、好惡來自於遺傳性格與後天經驗;8、讀林寶猜〈空襲と焼夷弾〉想起民國33年全島襲擊及連夜的空襲,刻正寫〈淡水北投の空襲〉,打算投稿;9、同意潘梅桂所述並提出養生之道;10、神谷老師對林彩雲的安慰想起了淡水中學恩師的慈愛;11、進到中年,在生活、經濟上安定後開始懷念單純的學生時代,雲水即是這背景下的產物;12、熱情雖不變,但行動有很大的差別,唯在研究上集中精神,過著類似道家的生活,將來努力像李含香一樣服務看不見的天主。
藤谷、明神、佐藤:藤谷芳太郎、明神藏量、佐藤哲男。均為臺北第三高等女學校教師。
林寶猜、潘梅桂、林彩雲、李含香:臺北第三高等女學校21期畢業生
篠原德之助(?-1975),畢業於千葉高等園藝學校(現千葉大學園藝學部),前臺北第三高等女學校(現臺北市立中山女子高級中學)教師,時為日本桐丘短大校長。
廖日京(1929-2013),臺灣大學森林系教授。曾任職於林業試驗所等單位,為臺灣植物分類學界重要學者。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