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阿里山館-鄒族傳統獵刀文物重製田野調查資料-刀鞘製作過程

阿里山館-鄒族傳統獵刀文物重製田野調查資料-刀鞘製作過程
禁止下載數位物件授權: 僅限公開瀏覽

阿里山館-鄒族傳統獵刀文物重製田野調查資料-刀鞘製作過程

嘉義縣阿里山鄉鄒族自然與文化中心108年度原住民地方文化館族群配飾再製以「鄒族傳統配飾-獵刀」作為傳統工藝技術復振主軸。此田野調查資料為刀鞘製作過程,取材是由取一塊長方型木頭(約長50-60、寬30-40、厚3),用沙輪機將面磨平,放上獵刀,取筆依著刀型畫到木板上。鞘室作法是用鑽刀與槌子挖出鞘室,鞘室深度,需用獵刀丈量(刀背、刀刃深度不同),挖的太深,獵刀容物脫落。刀鞘外型:(1)依個人喜好畫出鞘型狀後用刀將多餘的地方切下來。(2)在刀鞘上方及刀鞘品各鑽二個孔。(3)取數個鐵片(長方型),排列固定在鞘室上方。

禁止下載描述文字授權: 僅限公開瀏覽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收存系統
主題分類族群與語言
建檔單位原住民族委員會原住民族文化發展中心
資料來源
原住民族委員會原住民族文化發展中心「原住民族知識訊息建置及文化展示計畫」成果報告書
撰寫者
嘉義縣阿里山鄉公所
創作者
嘉義縣阿里山鄉公所
時間資訊
發表日期
2017/10/25 ~ 2019/11/30
媒體類型
照片
檔案授權

關鍵詞

回到最上方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