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高雄市旗津區-頴川三合院

跟高雄市旗津區-頴川三合院有關的相片,共10張
跟高雄市旗津區-頴川三合院有關的相片,第1張
跟高雄市旗津區-頴川三合院有關的相片,第2張
跟高雄市旗津區-頴川三合院有關的相片,第3張
跟高雄市旗津區-頴川三合院有關的相片,第4張
跟高雄市旗津區-頴川三合院有關的相片,第5張
跟高雄市旗津區-頴川三合院有關的相片,第6張
跟高雄市旗津區-頴川三合院有關的相片,第7張
跟高雄市旗津區-頴川三合院有關的相片,第8張
跟高雄市旗津區-頴川三合院有關的相片,第9張
數位物件授權: CC BY

高雄市旗津區-頴川三合院

本建築於1928年興建完成,為民國初年中產階級標準的一層木石磚造(磚石造即咾咕石及磚造)固定形制閩式三合院紅色屋瓦馬背正身大門凸形字體的門聯兩旁左右護龍及子孫巷結構具古典美感,原貌保存完整是目前旗津少數完整的三合院住宅;旗津天后宮附近是高雄經濟人文最早發展地區,本建築位於旗後天后宮(建有三百多年,為直轄市定古蹟)後面通往旗後礟臺(為國定古蹟)、旗后燈塔主要道路(通山路)邊,是旗津觀光客觀光必經路線。


本建築富含區域特色牆體材料為咕咾石,是日本殖民時代至民國初年本地最普遍也是最主要的牆體建材,閩式屋瓦木型圓角馬背山牆,左右護龍、子孫巷皆是閩南三合院外觀建築式樣。門面特色為正堂頴川堂號門額、立體字型門聯、花崗石門框、兩旁上下推窗、窗外防盜銅欄杆、窗下洗石子下堵圖紋、子孫巷立體字體門額外觀保存完整。本建築完整保存內部格局二房一廳,二間房間是舊式通舖、進通舖的走道上方有閣樓、房門是木製推拉式、門邊有舊式抓鼠洞、屋頂是閩式及日式混和工法屋架、正廳保有紅色燈樑。


本建築配合社區/地方政府進行文化活動、作為社區文化據點。申請人夫妻30幾年來皆從事不動產登記工作,先生近期退休後定居於此,可提供預約式房地產免費解答(旗津地區多數土地產權複雜)。申請人近年來稍有涉略中醫十二經絡、數字學及瑜珈,先生今年即將退休且嗜飲茶,可配合開放當地旅遊參觀及開設茶館,每個月採預約制,免費辦理瑜珈教學及身心協談。修復後將提供公眾使用且不設置其他封閉性設施,開放本建築周圍免費參觀。圍牆上設置導覽解說牌,介紹本三合院歷史並標註參觀時間為每週六、日 12:00~17:00。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複製授權引用資訊
描述文字授權: CC BY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收存系統
主題分類空間、地域與遷徙
建檔單位私有老建築保存再生計畫
免費進場
所在地-緯度
0.0
所在地-經度
0.0
是否開放
撰寫者
郭瑞美

關鍵詞

回到最上方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