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件為董秀蘭的國防部政治幹部訓練班畢業證書,1951年(民國39年)12月12日頒發,現藏於台北市邊宅,照片由董秀蘭提供。
照片中畢業證書內頁右方為董秀蘭的個人資料,可見受訓班隊為軍事衛生科,期別為第壹期女青年大隊,修業日期為「民國38年3月8日至民國39年12月12日」。1949年(民國38年)中華民國政府遷至臺灣,提出「三分軍事,七分政治」論調,委派蔣經國仿莫斯科中山大學體制。1950年設立「政治幹部訓練班」。1951年(民國40年)7月1日成立「政工幹部學校」,設校於日治時代之北投競馬場,同年11月1日,政工幹部學校第一期學生入學編隊,正式上課。
董秀蘭在訪談中表示,她在山東就讀師範學校,畢業後教書一年,因為國共內戰爆發,學校被迫遷徙,流亡後來到台灣從軍。當時的女性青年工作大隊分為三種:社會組、政治組、軍事衛生組。董秀蘭被編列進入軍事衛生科,在高雄榮總實習護理專業知識,期滿後分發服務,台灣各地,遠至馬公,都曾有她的身影。董秀蘭回憶,青年時期學習到寶貴的護理學知識,使得嫁為人妻後的她,成為丈夫的賢內助。當時二人經濟條件不富裕,結婚後的她未出門工作。物資條件缺乏的年代,丈夫生病就醫,醫師知曉董秀蘭曾是護士,就讓董秀蘭自己為丈夫注射藥劑。因此,家人的醫療照護都是由董秀蘭一手包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