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件為董秀蘭的革命實踐研究院研究員手冊,1954年(民國43年)頒發,現藏於台北市邊宅,研究員手冊由董秀蘭提供。
照片中可見研究員手冊外頁寫著「極密」二字,另一頁寫著六點「院長訓詞」,內頁有研究員姓名、期別、籍貫、生日、學號等,董秀蘭的大頭照貼在下方。
董秀蘭在訪談中表示,她1930年(民國19年)2月18生於山東,師範學校畢業後,教書一年,隨即遇到政局動盪,學校南遷後她輾轉來到台灣從軍。來到屏東後,被編列進入護隊,在高雄榮總實習期滿,隨即分發,台灣各地都有她服務的身影。1949年(民國38年),蔣中正決心加強黨政軍幹部訓練,以發揚革命精神,於是手令籌設革命實踐研究院,並於當年7月26日核定名稱為「革命實踐研究院」。10月16日,第一期研究員入院受訓,「革命實踐研究院」乃正式成立。研究院成立於草山,稱「陽明山莊」,由蔣中正自兼院長,萬耀煌為主任。革命實踐研究院開學,成立研究院之意義,在使受訓幹部,厚植踐履篤行之志節。協助政府機構播遷台北,政府要員、國民大會代表、學者專家及國軍各部陸續撤往台灣。
身為革命研究院學員之一,董秀蘭回憶革命實踐研究院草創初期,百廢待興,基礎設施未齊備,馬路都還只是石子所鋪設,學員還得協助整編環境。還提到革命實踐研究院有許多外國教官,董秀蘭剛開始和教官們語言不通,溝通較為困難,加上課業繁重,撰寫論文讓她花了很多精力,但憑著不服輸的精神,她不斷進修,這份「極密」的研究員手冊,為董秀蘭精彩的過去留下紀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