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件為陸軍經理上尉陳華亮澎湖從軍照,1950年代於澎湖拍攝,照片由陳華亮提供。
照片中可見陳華亮站於平臺上,身穿茶綠色陸軍制服,雙手往後呈稍息姿勢,一旁有座擲鐵餅的雕像,背後為一座二人高的碉堡,照片僅有2吋,從人物年齡推測應是在澎湖拍攝。
1949年(民國38年)中華民國政府遷臺,陳華亮所在的國民革命軍第四十軍第三十九師因徐蚌會戰損失慘重,部隊從上海搭船前往基隆,隨後到澎湖進行整備。陳華亮在訪談中表示,三十九師在澎湖招兵,一支部隊先前往廣州接山東流亡學生,一支部隊至青島接保安隊,二支部隊抵達澎湖後被師長韓鳳儀編入三十九師中。1949年(民國38年)11月,有「外省人的二二八事件」之稱的澎湖七一三事件爆發。
陳華亮說:「山東流亡學生編入115團,116團有一部分流亡學生,保安隊編入117團,我在師部跟師長當內勤兵。年紀輕的進入自立學校繼續念書,中學以上到部隊來,部隊沒有兵,一定要補充,我直到1962年(民國51年)才從澎湖調往臺灣。」
澎湖七一三事件又被稱為山東流亡學生冤獄案,1949年(民國38年)7月13日澎湖軍方強制將學生編入部隊,同年9月發生一連串的冤獄,受牽連師生達數百名,多名學生被迫承認自己是「匪諜」。事件發生時陳華亮在師長韓鳳儀身旁,根據史料記載,當七一三事件落幕後,115團為漁翁島高中生,初中生編入116團,青島十一綏靖區司令官劉安祺殘部編成117團,由三團組成的39師才編配完成,共有5000多名山東學生編入部隊,剩下1400多名學生則進入澎湖防衛司令部子弟學校就讀,即是陳華亮所說的「自立學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