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建國十九村陳銘貞、陳銘慈訪談錄:從六號到建國十九村

影音為建國十九村陳銘貞、陳銘慈的口述訪談,由青潮人文工作室研究員王哲謙於2021年(民國110年)10月13日拍攝、紀錄,地點位於桃園市大溪區。

回憶起童年所居住的眷村,陳銘貞在訪談中表示,她們一家最早居住在六號,也就是建國六村,大概是在1950年(民國40年)前後左右就進去住了。後來在1963年(民國52年)搬到凌雲一村。她回憶在建國六村的時候,眷舍非常狹小,也沒有自來水、廚房等基本設施,村中只有公廁,生活非常困苦。

談到凌雲一村的由來,陳銘貞指出,凌雲一村是蔣宋美齡的婦聯會捐資興建,供軍眷居住。她們一家因為三代同堂,決定搬往新建較寬敞的凌雲一村,比起在建國六村的生活,凌雲一村的空間寬敞不少,也有自來水可用。

回憶起建國十九村,陳銘貞提到,他們是在1993年(民國82年)才遷入十九村,當時是因為自己與妹妹已嫁出去,四名兄長也都各自成家,大哥認為大家回來團聚時凌雲的住家不夠容納,才決定搬往建國十九村。陳銘貞說明建國十九村的特色在於比起其他的眷村,十九村因為位處在空軍基地之內,眷舍更大,比起其他眷村也有更大的空地,可供眷戶種菜、養牲畜,十九村周圍也有很多違建,都是從空軍基地退休的榮民就地興建、居住,一生與機場為伍。

基本資訊

  • 創作者
    青潮人文工作室
  • 時間資訊
    創作時間
    民國/戰後時期
  • 媒體類型
    聲音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