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件為建國六村第二代張德蘭(右)與妹妹張德秀(左)於大華國小外的國父半身銅像合影,大約在1970年代拍攝,地點在桃園蘆竹區大華國小,照片由張德蘭的母親李玉生提供。
照片中可見張德蘭留著妹妹頭,身穿長板上衣與短褲,妹妹張德秀則是白T恤與裙子,倚靠在國父銅像旁拍照,銅像基座寫著「天下為公」的字樣。二人後方即是大華國小的校舍,仔細一看還有學校穿堂與布告欄。
張德蘭在訪談中表示,她從小在桃園空軍眷村建國六村長大,父親張永恆是空軍上尉,母親為李玉生,雙親皆是由山東濟南來到臺灣。1969年(民國58年)張永恆配給到建國六村第14號眷舍,位於桃園空軍基地南側,大華國小即在建國六村附近。 談到大華國小外的銅像,張德蘭指出,大華國小原是1950年(民國39年)9月1日設立的空軍子弟小學大華分班,1969年(民國58年)8月1日大華國民小學成立,1970年(民國58年)由十個空軍眷村組成的大華村從蘆竹大竹村獨立出來,大華國小因此得名,學生多是附近空軍眷村的子弟,張德蘭姊妹皆從大華國小畢業。這座半身銅像在大華國小外的一座圓環上,距離建國六村的居住地徒步僅需10多分鐘,張德蘭小時候時常跟妹妹張德秀到這座國父銅像附近玩耍,也經常在銅像旁跑來跑去,因此才被父母留下這照片。當張德蘭國小畢業後,大華國小校舍經過多次翻修,這座銅像便被拆除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