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件為建國二十村空軍上等駕駛兵張占豪的記憶牆,2021年12月24日由青潮人文工作室研究員胡朝欽拍攝,地點位於桃園市蘆竹區張宅。
建國二十村位於蘆竹區,鄰近眷村分布在桃園空軍基地附近,僅有70戶。張占豪住在建國二十村多年,畫面中可見搬離眷村後,他在住處的牆上掛著多張服役時為空軍貢獻服務的照片。張占豪一邊指著牆上的相片,一邊提到派遣分隊三週年的紀念照、他與進口轎車的合照、安徽同鄉會等珍貴回憶。
回憶起八塊厝飛行場集訓的歲月,張占豪在訪談中表示,他在八塊厝飛行場中曾參加識字班,國軍創設識字班課程的目的,主要是1949年(民國38年)中華民國政府撤退來臺灣時,部隊戰亡、逃亡者太多導致兵員大幅減少,許多百姓被國軍抓來當兵,當年中國的百姓識字率並不高,導致抓到的百姓不識字者眾多,因此識字班在當時很重要。早期服役時還有亂抓人補缺額的情形,他剛到臺灣至嘉義大林服役,就曾聽過大林有一位中校,在大林因部隊人數不夠,當空軍長官來點名時亂抓人點名,被空軍長官發現而受到懲處。之後政府為防止國軍吃空額,命令國軍有多少人報多少人。看到當時政府撤退時的狼狽,張占豪無奈地說:「人數不夠,從大陸撤退,人怎麼會夠呢?這一路,打到跑掉,死的死、逃的逃,當然不夠。」
臺灣桃園服役的時代,張占豪對於這塊陌生的地方感到好奇,因為離開桃園火車站,發現火車站附近有大片墳墓,之後才得知那裡是日治時期槍決者安葬的地方。張占豪服役的地點為八塊厝飛行場,這座飛行場鄰近桃園空軍基地,後來就成為戰鬥機的練習打靶場。因機場位置空曠,當戰鬥機打靶時,經常不小心打中民眾飼養的牛。
他對於在八塊厝飛行場的服役工作仍然記憶猶新,曾修理螺旋槳飛機、B-51飛機等,現在的張占豪看著牆上琳瑯滿目的服役照片,內心充滿回憶,也樂於分享他的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