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為建國二十村第一代徐嬌妹的口述訪談,2021年12月23日由青潮人文工作室研究員黃崇禎訪問記錄,地點位於桃園市八德區徐宅。
建國二十村位於桃園空軍基地南側,過去與建國十九村、建國十六村、建國十二村等十個眷村統一大華村,居民多是在空軍基地服務的軍人與其眷屬,徐嬌妹曾住過建國十九村、建國二十村,在大華村生活多年,談到當年的生活狀況,徐嬌妹表示大華村對外交通十分不便,早期僅有軍車作為主要的對外交通手段。雖然徐嬌妹的先生許常元在空軍服務,但當年軍人薪資普遍微薄,加上孩子眾多,每當公家發送配給的白米時,徐嬌妹都會選擇領取配給數量較高的舊米。
在當時醫學知識並不完善的年代,徐嬌妹不知道食用舊米有黃麴毒素中毒的風險,她的大女兒曾因中毒而緊急就醫,夫婦二人帶著孩子得先乘坐軍卡車至桃園的農會後,再轉乘火車至臺北大醫院治療,可見當時村內的交通建設以及醫療資源極度缺乏。
回憶起建國二十村的日常,徐嬌妹提到,因為村子離桃園空軍基地不遠,每天早上都會有飛機起飛,轟隆隆的飛機升成為村裡的鬧鐘,準時的在清晨把睡夢中的大家叫醒,開始忙碌的一天。身為眷村媽媽徐嬌妹除了打點家裡的大小雜事之外,原本在住家旁開有一家早餐店,但日後因先生身體狀況變糟,便結束早餐店的經營,再她先生罹癌去世後,只剩她一人獨自扶養四個孩子。
最後,徐嬌妹感嘆地說:「因為家裡很窮,所以四個小孩從大華國小畢業後,便只能讀夜校,早上得分擔家務、去工作,晚上才有時間去唸書。」但幸好,她的孩子們都很爭氣,20歲後紛紛外出成家立業,現在的徐嬌妹苦盡甘來兒孫滿堂,每當孩子、孫子們回家,便是她最開心的時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