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嬌妹,出生於1943年(民國32年),從小苗栗長大,因為與在空軍服務的先生許常元結婚,從此成為空軍眷村的眷屬,一家人同住在桃園建國二十村,育有三女一男,現居桃園八德。
徐嬌妹自幼家庭貧困,小學畢業之後,便四處幫人做工,賺錢補貼家用,生活簡單,曾離鄉背井到臺北織布工廠當女工,卻因為辛勞工作導致身體出狀況,只能回故鄉苗栗休養,休養期間經由親友認識在桃園空軍基地服役的先生許常元,1971年(民國60年)28歲時二人結為夫妻。
軍人眷屬經申請後,大多能配給到眷舍居住,但徐嬌妹結婚較晚,政府配給的房舍不夠,夫妻兩人只能桃園空軍基地鄰近的眷村租房,他們一開始住在建國十九村,眼見左鄰右舍都擁有眷舍,當時她的願望就是能夠有間屬於自己的房子。
當年,空軍眷村屬於門禁管制森嚴的準軍事設施,村落組成較為封閉,住戶多為在桃園空軍基地服務的同事,鄰里間感情好,在眾人經濟不太優渥的年代,以誠信為基礎衍伸出的「互助會」,成為眷村媽媽們主要的投資方式。
徐嬌妹在建國十九村住一陣子之後,聽聞建國二十村有戶人家要搬家,由於空軍眷舍無法販售,只能在部隊同事間頂讓。徐嬌妹以「互助會(跟會)」的形式在親朋好友之間標得會首,只需每個月支付本金與利息,可先得到一筆款項,她便將該筆金額用來頂下建國十九村的眷舍,許常元夫婦二人從此真正的「落地生根」。
結婚後十一年,許常元因癌症而過世,留下徐嬌妹一個人拉拔四個孩子。憑著一股毅力,徐嬌妹省吃儉用,想方設法補貼家用,家裡的小孩也十分爭氣,一點也沒讓母親操心。2013年(民國102)建國十九村被國防部拆除,徐嬌妹迫於無奈,只好離開居住數十年的家園,她藉著政府的拆遷補助搬到八德區的公寓安享晚年。最後,因多年來在眷村中養成的勤儉持家性格,加上家具仍有先生使用過的痕跡,徐嬌妹將建國二十村的傢俱一同帶至新家,可見其辛苦,與生活奮鬥的痕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