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件為凌雲一村第二代楊龍在眷舍附近的稻田旁嬉戲,大約在1980年(民國69年)拍攝,地點位於桃園市蘆竹區,照片由邱阿麵提供。
照片中的人物為凌雲一村第二代的楊龍,只見他身穿藍色的校服與校褲,校服身上有三個字「空一幼」,為空軍第一幼稚園的學生制服。楊龍右方有一望無際的稻田,左邊為雜草叢生的樹林。左後方有農家,楊龍在柏油路上朝向攝影者的方向跑去,臉上的笑容看起來很興奮。
凌雲一村位於桃園空軍基地南區,周圍有建國二村、建國四村、建國五村等十做眷村,統一為行政村大華村。楊龍在訪談中表示,這條路是建國六村往蘆竹的柏油路,照片左手邊是稻田,右手邊是池塘。楊龍回憶,當時鄰近的池塘可以釣魚,水溝裡還有蝦。他小時候會去池塘偷竹筏來玩,但頂多坐竹筏,並不會到池塘玩水,因為池塘裡都是泥巴,踩進去就很難出來。每當田裡的稻米收割,眷村二代會將剩下的田埂拿來烤蕃薯。邱阿麵在訪談中表示,當時的池塘還可以抓到吳郭魚,池子非常乾淨。
桃園有千塘之鄉美名,當時的國軍退除役官兵輔導委員會租下「埤塘」,來安置榮民,埤塘除了可灌溉之用,又可養殖魚蚌。當時中華民國政府為安置來臺灣的退伍榮民,會分配他們到桃園管理埤塘,利用埤塘養殖草魚、鯉魚、吳郭魚等,還需負責看守埤塘,每天需要划竹船到深水處餵魚,或割草拋入埤塘給魚吃。楊龍小時候玩耍的竹筏,及是榮民們在埤塘工作中使用的工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