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金鳳,1937年(民國26年)1月23日於江蘇無錫市出生,1945年(民國34年)國共內戰正式爆發,約莫12歲左右隨家人輾轉從故鄉經過蘭州、上海,搭乘大渡輪抵達高雄,最後定居於桃園空軍基地附近的建國二村,薛金鳳生命歷程,可說是與桃園空軍基地緊緊相繫。
薛金鳳的父親名為薛順興、母親熊氏,其父職業為空軍的士官長,負責飛機修復的相關業務,母親則為家庭主婦,負責打理家中事務。薛金鳳家中有10個兄弟姊妹,薛金鳳為長女,有5個妹妹及4個弟弟。據薛金鳳回憶,當時在建國二村所分配的眷舍是日本人留下的低矮房屋,狹小且設備簡陋,生活上都是使用井水、到附近的活溝洗衣服、煮飯則需要燒煤球,但由於身為軍眷,柴米油鹽都會依照大口、小口分配,倒不至於挨餓,且吃不完的還會有人安排回收。
1957年(民國46年)4月14日,薛金鳳與丈夫朱允鑫結婚。朱允鑫的舅舅與薛金鳳父親是好友,兩人因此相識、相戀而結為連理,婚後二人定居於建國十六村。多年過去,朱允鑫升至桃園空軍基地醫院的副院長,薛金鳳則在家專心打理家務,偶爾在家接紡織零工,兩人彼此相互扶持,育有3子1個女。在當時困苦的環境,雖然有丈夫的本俸、津貼,家中仍是阮囊羞澀,薛金鳳卻警覺到教育對於孩子的重要,特別買自修、訂國語日報培養小孩閱讀習慣,一個月30塊的訂閱費雖然是不小的負擔,薛金鳳卻堅持訂了長達13年之久,直到小孩獨立自主為止。在當時臺北的小康家庭都不一定如此,但在桃園偏遠眷村的薛金鳳卻做到了。
薛金鳳對於教育的堅持使孩子們長為成人後,皆為社會中流砥柱,對比從前困苦的日子,可謂苦盡甘來。


